首页> 中文学位 >美国对他者的安全化:路径与动因研究
【6h】

美国对他者的安全化:路径与动因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本文的两个核心研究问题是:安全化是如何实现的?为什么会安全化?本文以美国为研究背景。哥本哈根学派提出的安全化理论为安全研究提供了一种社会建构主义的研究方法,是对安全研究的一个突破。安全化理论有两大核心概念:“言语一行为”和“主体间性”:“言语一行为”表明安全表达本身就能造就安全问题;安全的“主体问性”决定了安全是一个建构对威胁共同认知的过程。本文在哥本哈根学派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安全化实现的路径和动因做一尝试研究。为此本文将在理论上阐明安全化实现的路径,揭示安全化的动因,并通过个案研究验证本文的两个核心假设。假设Ⅰ:安全表达可以与事实无关,安全化的路径能够实现一个议题的安全化;假设Ⅱ:安全化主体与威胁体的关系是安全化的动因。
   本文首先通过探讨安全化主体、安全化载体与安全化受众的关系来揭示安全化实现的路径,从而回答安全化是如何实现的。安全化的社会建构过程在政治实践中往往成为实现政治目的的一种社会动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安全化主体提出威胁只是最初的环节,只有通过一个安全化载体--媒体的力量才能塑造安全化受众。为了分析安全化在具体政治实践中是如何实现的,本文提出一个完整的安全化路径:(1)安全化启动:拥有相应的话语权或社会资源的安全化施动者指涉某物为威胁从而提出安全化动议;(2)安全化传播:媒体通过议程设置和框架效应两大功能说服听众形成共同的安全认知;(3)塑造安全受众:听众接受安全化动议。
   其次通过分析安全化主体与威胁体的关系得出安全化的动因,从而回答为什么会安全化他者这一问题。这里存在这样一个逻辑:安全的主体间性决定了安全是一种关系,安全与否取决于双方信任与否,而信任与否取决于对对方身份的认知。换言之,对身份的认知决定了信任程度,而信任程度决定了安全程度。在安全化的分析中,安全化主体与威胁体的关系取决于对威胁体的身份认知,这种身份认知决定了对其是否信任。如果信任度高,相互就会认为是安全的;如果信任度低,就会觉得不安全,并可能指认对方为威胁从而将之安全化。为了对身份认知进行全面的分析,本文结合了身份类型与身份的三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道义维度)。结合非传统安全、意识形态等文化因素、国际体系的结构性因素,本文以身份类型和维度为框架来分析美国对他者的身份认知及其外交实践中的不信任源从而探寻安全化的动因,因此本文围绕美国对伊斯兰国家(恐怖主义)、非同质性国家和权力上升国家(后两者都体现在中国上)这三种威胁体的身份认知选择个案展开研究。根据本文建构的路径和动因分析框架对迪拜港口世界并购伦敦半岛东方案、中海油并购优尼科案的安全化进行分析从而验证本文的两个假设:安全表达可以与事实无关,安全化的路径能够实现一个议题的安全化;安全化主体与威胁体的关系是安全化的动因。从而回答了本文最基本的两个问题:安全化是如何实现的?为什么会被安全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