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现状分析与思考
【6h】

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现状分析与思考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的背景

一、高校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二、高校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现实必然性

第二节本文研究的意义、范围与思路

一、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的范围

三、研究思路与结构

第二章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第一节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之基础理论支撑

一、公平理论

二、组织改革理论

三、激励理论

四、劳动形态理论

五、教育发展理念

第二节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内涵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高校人事分配制度的相关概念、内涵

二、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时期的界定

第三章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现状

第一节高校人事分配制度的普遍思路、原则和目标

第二节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内容和主要成效

一、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成效

第三节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存在问题

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学科之间平衡问题

二、教师职责之间的平衡问题

三、业绩考核中质与量的平衡问题

四、管理人员与教学科研人员的分配平衡问题

五、高校管理的官僚化,导致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平衡问题

六、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平衡问题

七、人事分配制度中效率与公平的平衡关系

八、学校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平衡问题

第三节西部某地方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例

一、改革的主要原则

二、改革的主要保障措施

第四章进一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的几点思考

一、以系统性来统筹改革,创新人事分配制度的综合管理模式

二、加大调研和宣传力度,把握改革重心

三、设计富有弹性和个性的绩效工资,兼顾效率与公平

四、科学设置岗位、合理评估岗位,有效管理岗位

五、整合各项资源,系统运用激励理论和措施,提高激励效果

六、注重积极改善教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加强福利和保障体系建设

结束语

注 释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作为人事制度改革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广大教职工切身利益,对吸引、稳定人才,激发广大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等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结合笔者单位推行新一轮人事分配制度的时机,到西南、华中和华北地区的10余所高校进行调研,通过采取比较分析的方法,将管理学、教育学以及经济学等学科理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力求尊重事实,对目前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现状进行研究。从基础理论回顾出发,总体概括了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相关内涵和历程;分析改革的基本原则、思路、目标、内容、取得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列举了某一地方工科院校新一轮分配制度的方案;最后结合实际,从宏观角度对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进行了几点思考。 首先是关于改革的模式和体制。对于体制改革,认为应统筹考虑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内部各要素的统一协调,考虑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统一协调。对于管理模式,认为应依据学校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需要,灵活采取各类模式并存的管理思路。 第二是关于改革前期思路和重心。对于前期思路,认为必须广泛地调研和积极地宣传。对于改革重心,从面上的角度,认为高校普遍应该加大编制改革和职务制度改革,而人员流动机制和结构性岗位工资制度的变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实施:从点上的角度,认为应以高校发展的需求作为改革重心。 第三是关于改革绩效工资。认为绩效工资改革应考虑是否有利于教职工积极性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并考虑不同学科、不同人之间差异,设计富有弹性和个性,并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绩效工资。 第四是关于岗位设置、评估和管理。认为岗位应着眼于社会发展、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来设置,应考虑以第三者的身份对岗位进行评估,同时采用分类实施进行管理。 第五是关于激励体系。认为应以行为科学理论为指导,整合校内各项资源,多项措施并存的思路进行激励。 第六是关于社会保障体系。认为在目前大背景不完善的基础上,高校应加强内部保障体系的建设,同时加大人文关怀措施力度。 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需要认真总结和调研,才能构建科学合理的改革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