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PIXE技术在研究肝病与微量元素关系中的应用
【6h】

PIXE技术在研究肝病与微量元素关系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引言

1.1肝癌中的微量元素综述

1.1.1铜与肝癌-铜的致癌性?

1.1.2肝癌中的锌-有效的诊断标准

1.1.3指甲中元素含量与脏腑的密切关系

1.2中药微量元素与中医症型

1.2.1中药中的微量元素

1.2.2中药微量元素与肝病治疗疗效

1.2.3肝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第二章PIXE技术和统计分析

2.1 PIXE技术

2.2数据处理软件和多元统计分析

第三章样品采集与制备

3.1肝癌和癌旁组织

3.2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指甲

3.3二甲基亚硝胺(DMN)肝硬化大鼠血清

第四章肝癌及其癌周组织中Cu,Zn等元素的PIXE分析

4.1结果

4.1.1肝癌组和癌旁组织组12种微量元素含量化

4.1.2肝癌和癌旁组织微量元素相关性分析

4.1.3肝癌及癌旁组织中铜元素分析

4.1.4锌铜铁元素比分析

4.2讨论

4.2.1 Cu在HCC中的含量与肿瘤大小的关系

4.2.2 Zn含量比较分析

4.2.3 Fe含量比较分析

4.2.4 Mn含量比较分析

4.2.5 Zn/Cu比值与肝病的关系

第五章肝炎后肝硬化与指甲微量元素的关系

5.1相关性分析

5.2聚类分析

5.3因子分析后单因素方差分析

5.4判别分析

第六章二甲基亚硝胺(DMN)肝硬化大鼠模型五种中药治疗后的血清元素含量测定

第七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微量元素是构成人类生命的基础,许多微量元素都参与机体中酶的活动,在人体中的盈亏均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健康。肝脏是机体代谢的中心,肝中含有许多代谢酶,易受微量元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疾病中发展过程中,微量元素尤其是铜锌铁的含量发生了显著变化,并与病程长短,病情状况密切相关。所以研究微量元素在肝病发展中的变化规律,对探寻肝病,特别是肝癌的致病机理,诊断标准以及治疗方法均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技术(PI)(E)测量了30组肝癌及其癌周组织的元素含量,并按肝癌大小对12种元素进行含量变化研究。结果显示与癌周组织相比,肝癌中的Mn,Fe,Co,Zn,Rb等元素显著降低,C1和Ca显著升高(P<0.01),而Cu则没有显著性的变化(P>0.05)。以35mm分界后发现铜元素与肝癌大小存在相关性,在小体积肝癌中铜元素含量高于癌周组织,在大体积肝癌中则相反。元素铜含量结合肝移植和肝切除手术对肝癌大小的标准,提示35mm是肝癌行为从良性转向恶性的转折点。其他11种元素统计上均不显示与肝癌大小存在相关。 中医注重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对病症进行分型,分型标准相对主观。文中通过测量肝硬化湿热内蕴和气阴两虚两大症型患者以及健康人的指甲微量元素含量,结合聚类和判别分析等统计方法,提出以多种微量元素作为肝硬化微量元素诊断标准,以及两大肝硬化组之间的参考的分型标准,企望能为中医主观性诊断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近期研究表明,中药在肝病治疗中显示强于西药的有效性。我们制作了二甲基亚硝胺肝硬化大鼠模型,并以五种常用的中药加以治疗。结果发现模型组与对照组的微量元素Cu,Zn含量和Zn/Cu比值显著差异,显示了微量元素的“病症晴雨表”作用。而五种中药治疗组的12种血清微量元素含量与模型组没有显著区别,与正常对照组差别显著,表明五种中药方剂单独使用疗效甚微,可能与药剂的制备方法和是否复合使用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