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珠三角等沿海地区民工荒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6h】

我国珠三角等沿海地区民工荒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三节本文的内容和结构

第四节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文献综述

第一节国外的研究

一、经典的劳动力迁移(人口流动)模型

二、有关的失业理论

第二节国内的研究

第三章农民工流动的现状

第一节农民工流动迁移的数量

第二节农民工的流向和就业分布

一、70%的农民工流向东部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务工

二、外出民工主要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

第三节外出农民工的结构特点

第四节外出农民工的工资和工作现状

第四章民工荒现象的原因和实质

第一节民工荒的出现

第二节对民工荒的经验分析——一个微观分析框架

一、模型的分析框架

二、阻力模型对民工荒的经验分析

第三节对农民工迁移的定量分析——依据托达罗模型的计量分析

一、托达罗模型的假定和基本结构

二、托达罗模型的计量分析检验

三、托达罗模型对“民工荒”现象的解释

第五章一个悖论及其解释

第一节悖论现象的存在

第二节一个“回滞”模型

一、模型假设

二、模型建立与推导

第三节模型分析

结论一:“回滞”效应对民工荒持续存在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解释

结论二:不确定性放大了决策的路径依赖,使得“回滞”更易于出现

第四节决策回滞产生的原因

一、迁移成本的存在

二、不确定性的影响

三、不完全信息的影响

四、人力资本效应

第六章结论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全文总结

一、民工荒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一个结果,其实质或者说主因是城乡预期收益发生了改变

二、农民工工作选择决策中的回滞效应是民工荒持续的一个可能解释

第二节对策建议

一、完善政府职能,消除劳动力转移障碍

二、调整劳资关系,加强民工权益保护

三、加速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农民工技能

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梯度转移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农村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在工业化进程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剩余劳动力一直是源源不断流入到城市非农业部门中。但是从2004年开始,以珠三角为代表的沿海地区却出现了民工荒现象。本文就是针对这个现象,主要回答和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会发生民工荒,民工荒的成因何在;二是民工荒为什么会持续存在。针对第一问题,本文先是通过构造一个微观分析框架,综合分析了民工荒的微观形成机制,然后利用托达罗模型进行了计量分析,指出民工荒主要是由于城乡预期收益发生变化的结果。针对第二个问题,本文受回滞理论启发,从回滞效应的角度给予了解释。本文通过构造一个民工工作选择的模型,推导出了促使民工在城乡两部门间转换工作的部门相对工资的阈值,在阈值区间民工的工作选择存在回滞。然后从迁移成本、不确定性、不完全信息以及人力资本四个角度给出了回滞存在的原因的解释。最后,本文也根据前文的分析和结论给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