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文学翻译与世界文学地图的重塑——“十七年”英美文学翻译研究
【6h】

文学翻译与世界文学地图的重塑——“十七年”英美文学翻译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第一节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关于翻译与世界文学的再思考

第二节“十七年”英美文学翻译研究综述

第三节翻译文学史观与本文研究的具体路径

第一章谁在翻译?—影响“十七年”英美文学翻译的因素

第一节国际政治新格局与世界文学秩序的重建

一.新文化建设的双重使命

二.世界文学秩序的转变

三.新形势下英美文学的命运

第二节国家权力话语对外国文学翻译的赞助与制约

一.翻译的定位

二.外国文学翻译出版的“计划化”

三.“计划化”下的英美文学翻译概述

第三节苏联英美文学视阈对“十七年”英美文学翻译的影响

一.文艺上的“苏联中心主义”

二.苏联的英美文学史

三.苏联的英美文学研究论文

四.苏联的英美文学翻译计划

第二章为什么翻译?--“十七年”翻译构建的英美文学形式库与选择动机分析

第一节“诗学”理念的重组和破碎的翻译空间

一.现实主义为何“一枝独秀”?

二.浪漫主义遭遇“修枝剪叶”

三.现代主义的集体性凋零

第二节“异化”的“他者”与英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翻译

一.“批判”现实主义:谁的批判?

二.“十七年”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

三.翻译“双城计”:查尔斯·狄更斯与马克·吐温的翻译

第三节“想象的共同体”与翻译的“国际主义”精神

一.翻译的国际主义精神

二.英美“左翼进步文学”的翻译

一.美国黑人文学的翻译

第三章如何翻译?一“十七年”英美文学翻译改写策略举隅

第一节语词翻译的历史玄机

一.从《抒情十四行诗集》到《爱情十四行诗集》

二.谁是麦琪?

第二节从“译者”代言到译者隐退:内容提要、注解、译序跋

一.“译者”的代言:1963版《游美札记》

二.译者的隐退:新时期《游美札记》新版本、新译本

第三节翻译中作者的介入和改写

一.作者的介入:对抗还是合谋?

二.雪莉·格雷汉姆对《从前有个奴隶》的改写

第四节译本的外围文字:“他者”缺席的文化独白

一.“越轨”的声音及其遭遇

二.文学翻译与文学研究的互动

三.时代话语与文学研究的互动:翻译作品命运的变迁

第四章“十七年”英美文学翻译的经典化与边缘化

第一节《牛虻》在“十七年”的经典之路

一.寂寞的《牛虻》:在英、美的命运

二.《牛虻》获得“十七年”中国翻译界认可的条件

三.赞助人的改写与《牛虻》名声的传播

四.《牛虻》:革命故事?爱情故事?伦理故事?

第二节法斯特作品翻译变奏曲

一.法斯特的经典之路

二.法斯特的“背叛”与翻译的转变

三.谁的背叛?一作者?译者?读者?

第三节英美现代派文学的“边缘化”翻译与阅读的裂变

一.1960年代英美现代文学作品获得翻译的原因

二.从“垮掉的一代”到“搜索的一代”

三.“垮掉的一代”、“愤怒的青年”:阅读的裂变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一直以来,翻译被视为沟通人类心灵的重要媒介,而文学翻译也理所当然地被视为文化“两情相悦”的见证。翻译沟通与文化对话互为因果的逻辑使得中西传统翻译理论执迷于在语言的“围城”中追问忠实的可能性。然而,翻译史上大量“出轨”的事实揭示翻译沟通与文化对话的思维定势只是徒劳地遮蔽了对峙的文化关系中翻译扮演的另一种角色:文化间离。 本文以“十七年”英美文学翻译为研究对象,提出这样的一些问题:在“十七年”中国文化主体强调与西方文化断裂的历史语境中,为什么英美文学翻译得以进行?是谁在翻译?是如何翻译的?翻译文学与原语文学的关系是怎样的?翻译文学是如何被接受的?在中西文化重启对话的当下,这一系列问题对于反思这段历史中的文学交流、文化关系,思考当下的中外文学交流以及对外文化关系,思考翻译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思考翻译文学史的书写,等等问题都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然而,从研究史的考察来看,这一段翻译史的研究至今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研究的视角也主要拘囿于传统翻译忠实论。 本文以中外文化关系作为基本论述的框架,在理论上借鉴当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视角以及译介学的研究成果,考察在中西文化对峙的特殊历史语境中,英美文学在“十七年”中国语境中的翻译、影响、传播。通过历史描述与理论阐释相结合,总体描述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十七年”苏联文学翻译与英美文学翻译的比照,英美原语文学世界与“十七年”翻译架构的英美文学世界的比照,翻译权力主体视角与历史潜流中的个体视角的比照,本文试图揭示在中西文化对峙的历史语境中,英美文学翻译活动在“十七年”中国语境中所扮演的特殊文化角色及其在文化史上的意义,和中国文化权力主体与个体对英美文学的复杂反应。 本文认为,“十七年”英美文学翻译受制于苏联的英美文学视阈,服从的是“十七年”中国的文化政治逻辑,这一逻辑根植于这一时期我国对民族文化与英美文化对峙关系的设计。这种定位决定“十七年”英美文学翻译主观上并非为了文化沟通,因此,从本质上来说,这种翻译行为是一种非文学性的文化政治行为,是在文化对峙的特殊历史时期中抵制“他者”的一种话语策略。这是一种必然又无奈的历史选择。经过文化上的筛选,“十七年”英美文学翻译试图建构一个基于自我视野的“他者”世界。然而,文学真正的可贵之处在于其在政治风云的喧嚣与骚动中保持自身独立性的能力,在历史的潜流中我们隐约可见那些真正伟大的作品搭建起的另一个心灵世界。而这正是这段翻译史之于文学的真正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卢玉玲;

  •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

  • 授予单位 复旦大学;
  • 学科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谢天振;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文学翻译;
  • 关键词

    文学翻译; 话语策略; 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