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后过渡时期”我国棉花产业发展对策探讨
【6h】

“后过渡时期”我国棉花产业发展对策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独创性声明及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1引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2.1中国棉花在世界棉花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1.2.2棉花及其纺织品出口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1.2.3对解决城乡人民就业有着重要意义

1.2.4对提高农民收入有着重要意义

1.3研究框架

2我国棉花产业发展概况

2.1我国棉花产业的现状

2.1.1棉花生产在波动中发展

2.1.2国内棉花需求大幅增加

2.1.3我国成为棉花进口大国

2.1.4棉花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

2.2我国棉花生产及市场波动成因分析

2.2.1生产力水平和自然灾害对棉花生产的影响

2.2.2棉花价格、棉农收益和棉花种植面积的相互关系

2.2.3粮棉比价对棉花生产的影响

2.2.4经济发展对棉花需求的影响

2.3我国棉花种植业的区域特征

2.3.1棉花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

2.3.2棉区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2.4过渡期内我国棉花产业政策的调整

2.4.1制定了门槛较低的棉花市场准入政策

2.4.2削减棉花生产扶持政策

2.4.3农户生产投入品的补贴政策消除

2.4.4.棉花收购企业的优惠贷款降低

2.4.5棉花储备政策的发展变化

2.4.6作为权宜之计的棉花进出口补贴政策

3后过渡期我国棉花产业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3.1国内棉花难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3.2国内棉花种植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下

3.3我国棉花产业竞争力弱

3.3.1棉花内在质量国际比较

3.3.2棉花质量外部因素问题

3.3.3棉花价格竞争力较弱

3.3.4棉花经营水平较低

3.3.5棉花产业的扶持政策和质量保证及监督机制均欠缺

3.3.6现行的关税配额制度所发挥的正面效应与其设计初衷相差甚远

4国外棉花产业发展模式借鉴

4.1市场主体和流通渠道的多元化

4.2棉花价格由市场供求和政府的适度干预与补贴决定

4.3内外统一的进出口体制

4.4严格的质量检验体制

4.5先进的棉花信息网络

5后过渡期我国棉花产业发展对策

5.1研究建立我国棉花产业发展中长效发展战略机制

5.2坚持市场化导向的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方向

5.2.1加强培育市场主体

5.2.2建立健全与棉花产业有关的法律法规

5.2.3加强信息化建设

5.3棉花关税配额制度和棉花自由贸易市场准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5.3.1对内

5.3.2对外

5.4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5.4.1组织调查研究并提出棉花产业政策建议

5.4.2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6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运用在EMBA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并结合一些数据,对我国棉花产业在过渡期内(2002年--2005年)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也通过一些实证来评估国家在这一时期对我国棉花产业的调控效果,并探讨一些在后过渡期内我国棉花产业应如何应对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认为:在我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及中国加入WTO以后(即过渡期),我国棉花产业发生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在对外贸易政策方面,按照WTO组织的规则和我国入世的承诺,实行了进口关税配额管理等政策,同时,作为交换,纺织品出口的被动配额也获得较大幅度的增加;在国内政策方面,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棉花市场全面放开。几年来,国内棉花供求和进出口贸易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一系列的重大变化中,国内整个棉花产业既有收获和进步,却也不乏损失和教训。我们应该看到,尽管从价格上看,国内棉花市场与国际市场正逐渐接轨,但是我国棉花生产的基本格局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棉花作为商品率较高的农产品和纺织工业原料,小农户生产大工业使用、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结合品的特性没有改变;棉花种植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从事生产的小农户的种植收益必然要受到来自自然、市场以及政策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同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与消费国,棉花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对于棉花产业,政府应该在后过渡期里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尽快制定出长期、稳定的,适合我国棉花产业特点的战略方针和政策。 本文的提出的对策是:1、研究建立我国棉花产业发展中长效发展战略机制,立足发展国内棉花生产,在不违反WTO规则的前提下,重新建立我国棉花产业的扶持政策。2、坚持市场化导向的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方向,包括加强培育市场主体,建立健全与棉花产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信息化建设等。3、取消棉花低关税配额市场准入,建立棉花自由贸易的市场准入制度。4.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