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6h】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论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1 心理健康的内涵

1.2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

1.2.1 国外学者关于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

1.2.2 国内学者关于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

1.2.3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1.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4.1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1.4.2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研究现状及成果

1.5.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机构相继成立

1.5.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初见成效

1.5.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蓬勃开展

1.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1.6.1 欧美国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

1.6.2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2.1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1 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应付工作,管理不够规范

2.1.2 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内容不系统

2.1.3 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以“矫治”为主,“发展”不够

2.1.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实用性不足,教学质量不高

2.1.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孤立化,教育机构设置不合理

2.2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2.2.1 观念滞后?--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清

2.2.2 观念错构--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

2.2.3 心理健康教育的条件得不到保障

2.2.4 机构内部和学校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

2.2.5 缺乏科学的指导和全面的发展规划

2.2.6 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不够

第三章 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策及途径

3.1 领导层形成共识,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规划和指导

3.2 教师转变观念,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3.3 加强宣传教育,促使学生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意识

3.4 创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3.4.1 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

3.4.2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3.5 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开设专题讲座

3.5.1 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殊性

3.5.2 加快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

3.5.3 抓好教材建设

3.6 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

3.6.1 队伍的结合

3.6.2 形式与载体的结合

3.7 努力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

3.7.1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3.7.2 建设专业性强的师资队伍

3.7.3 增加教育投入,加强硬件建设

3.7.4 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

第四章 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新思路

4.1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个人心理档案

4.2 拓宽教育途径,建构网上心理教育平台

4.3 推行同辈辅导

4.3.1 同辈辅导获得推广应用的原因是

4.3.2 目前主要的同辈辅导类型

4.3.3 成功的同辈辅导方案

4.4 构建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我国的大学生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奋斗的历史使命。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高等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素质人才需要的必然要求。
  近几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教育界持续讨论的热点问题,引起了多方关注。正确认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的对策和途径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
  第一部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主要阐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内涵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强调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性,论述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一方面,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大学生成长的迫切需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也开始成为制约这项事业继续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
  第三部分: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策及新途径。这一部分从高等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管理、教师、校园文化环境、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等方面来揭示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主要对策和途径。
  第四部分:增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新思路。本论文初步探索了适应新时期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所必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科学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向,积极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的根本变革,促使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走向规范,走向成熟,走向科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