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区域分工与汉代商品经济
【6h】

区域分工与汉代商品经济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一、绪论

二、西汉前期的区域分工与商品经济

三、西汉中后期以及东汉时期区域分工与商品经济

四、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汉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西汉前期繁盛、中后期以及东汉时期日渐衰落的过程。两个时期的特点泾渭分明,西汉前期,商品经济空前繁盛;西汉中后期至整个东汉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势头渐收,逐步衰退,与西汉前期自由活跃的发展态势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分工的发展变化是其中重要方面。本文试图运用前苏联经济地理学家巴朗斯基的劳动地理分工理论对汉代区域分工的变化与商品经济发展变化之间的联系作一些探讨,以期对汉代商品经济由盛而衰的演变历程提供一个新的注解。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努力实现历史学、经济学、考古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努力做到“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的统一”。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对区域分工与商品经济的关系作理论分析;其次,介绍巴朗斯基的劳动地理分工理论及其与马克思分工理论的联系;最后,说明本文的研究对象、目的、理论和方法。 第二部分是对西汉前期区域分工与商品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首先,阐述运输业的发展扩大了西汉前期区域分工的广度和深度,总结西汉前期区域分工的特点:(一)西汉前期区域分工的实现以自然资源的差异性为前提;(二)存在“基本经济区”。其次,分析西汉前期商品经济的状况,总结西汉前期商品经济的特点:(一)以城市为中心;(二)以贩运贸易为主要商业形式。最后,分析西汉前期的区域分工对当时商品经济的影响,区域分工在西汉前期的深化推进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商品交换显著加强;(二)货币铸造数量增大,流通速度加快;(三)市场发育水平较高。 第三部分是对西汉中后期以及东汉时期区域分工与商品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首先,分析西汉中后期以及东汉时期商品经济衰退的状况,表现在:(一)商品流量减少;(二)贩运贸易的规模缩小。其次,分析西汉中后期以及东汉时期商品经济衰退的原因:(一)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商业资本流失,其途径主要是:1、经营土地;2、经营高利贷;3、贮藏;(二)存在国家财政货币市场;(三)区域分工衰落。再次,重点分析影响西汉中后期以及东汉时期区域分工衰退的因素:1、关税增长削减了区域分工的经济利益;2、“偶然性的劳动分工”影响了区域分工的深化发展。 第四部分是文章结语:经济利益的存在是区域分工发展的动力,西汉前期,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关税较轻且时而免征关税,使不同经济区特殊经济利益得以实现,所以区域分工得以发展深化,大大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盛;而西汉中后期和东汉时期,关税征收苛重,使得区域分工的发展动力——地区特殊经济利益削减,加上汉武帝实行经济统制政策,区域分工不仅无法继续深化,反而日渐衰退,逐渐形成了不同地区相同生产结构的状况,区域间的交换和贸易需求萎缩,商品经济随之衰退。综观汉代的商品经济,由于没有充分发展的专业分工基础,主要凭借以自然资源差异性和由它所带来的自然产品的多样性实现的区域分工,其时的商品生产未能有充分发展,因而,汉代的商品经济是不发达的商品经济。

著录项

  • 作者

    夏金梅;

  •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
  • 学科 专门史(中国古代经济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袁林;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中国经济史;
  • 关键词

    汉代; 区域分工; 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