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集体记忆到社会记忆——哈布瓦赫与康纳顿社会记忆理论的比较研究
【6h】

从集体记忆到社会记忆——哈布瓦赫与康纳顿社会记忆理论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其意义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相关文献综述

第二章哈布瓦赫(Halbwachs)的“集体记忆”的思想内核

一、“集体记忆”的灵魂:现在中心观(当下性)

二、“集体记忆”的实现:社会交往

三、“集体记忆”发展的缺失:记忆同质性

四、本节小结

第三章 康纳顿(Connerton,P.)的“社会记忆”的思想内核

一、“社会记忆”的灵魂:集体意识—权力的等级

二、“社会记忆”的实现:纪念仪式和身体实践

三、“社会记忆”发展中的完善:社会忘却

四、本节小结

第四章 对哈布瓦赫“集体记忆”与康纳顿“社会记忆”的评议

一、哈布瓦赫集体记忆理论与康纳顿社会记忆理论的横向比较

二、社会记忆理论的贡献

三、社会记忆理论的局限

第五章问题与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个体记忆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个体与社会无法分割,由此决定了记忆既有其独特的个体性质,同时又具有社会性质。社会记忆同个体记忆一起制约个体生存和社会发展。但是,由于对社会记忆的研究缺少固定范式和研究中心,社会记忆的研究并没有为主流社会学所关注。然而,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社会记忆理论以其独特的理论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地研究者们的注意和关注。 本文以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理论与康纳顿的社会记忆理论的比较为线索,着重探讨三个问题: 一是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理论与康纳顿的社会记忆理论对社会记忆的分析维度及内在联系。 二是总结、分析和探讨集体记忆理论与社会记忆理论的联系和二者的区别,并从三个维度进行探讨,即“集体记忆”与“社会记忆”内涵的比较;哈布瓦赫与康纳顿对记忆过程的不同阐述;“集体记忆”的缺失与“社会记忆”的发展。通过对这三个维度的比较分析及“集体记忆”与“社会记忆”的理论重心的分析,找出从“集体记忆”到“社会记忆”的必然发展趋势。 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关注的是和谐统一的集体,“集体记忆”通过社会交际来维持的,人们分享同一的记忆。而康纳顿的“社会记忆”重视的是“社会记忆”的传承与维持,他认为,纪念仪式、习惯操演和身体实践是“社会记忆”得以保持和传承的关键。集体记忆理论以现在中心观为核心,强调社会建构对“集体记忆”的影响。回忆是为现在时刻的需要服务的,因而也是断裂的。社会记忆理论则更多地强调社会记忆的传递性和连续性,康纳顿强调规则与运用之间的差距,他认为,我们不但需要记住规则,而且需要有关操演这种规则的记忆。 最后,通过对“集体记忆”与“社会记忆”的总结及比较分析,提出自己的理论观点,着力分析社会记忆理论的成就及其存在的缺陷,并在这一过程中,了解社会记忆理论有待完善的方面及其发展趋势。进而,理论联系实践,分析社会记忆理论对中国社会的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