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唐代落第诗研究
【6h】

唐代落第诗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唐代科举概况

第一节吾唐取士最堪夸,仙榜标名书曙霞--开科取士

第二节鸿鹄振羽翮,翻飞入帝乡--赴举

第三节千钧何处穿杨叶,二月长安折桂枝--及第

第四节哪堪又是伤春日,把得长安落第书--落第

第二章落第原因

第一节士人热衷进士科

第二节极权干预

第三节考官取人的主观随意性

第四节请托原因

第五节考题与答案原因

第六节考生个性原因

第七节作弊原因

第三章落第者的心态

第一节马上览春色,丈夫惭泪垂--羞惭

第二节银河水到人间浊,丹桂枝垂月里馨--怨恨

第三节杏花开与槐花落 愁去愁来过几年--槐花、杏花敏感

第四节有情天地内,多感是诗人--节日敏感

第五节 后时若有青云望,何事偏教羽翼摧——怀疑与反思

第六节 决心住城中,百败望一成--决定再考

第四章落第后的活动

第一节 仆之枉落,岂肯缄口--闹事

第二节承家望一名,几欲问君平--迷信活动

第三节苦吟无暇日,华发有多时--居京苦读

第四节蟾宫攀桂空手下,家乡万里又空归--还家

第五节 自欲归飞鹢,当为不系舟--漫游

第五章落第后的归宿

第一节屡败屡试,终至及第

第二节献书得官

第三节弃考入幕

第四节归隐及访道入佛

第五节对抗社会

第六节不第而卒

余论朝廷对落第者的人文关怀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以唐代落第诗作为研究对象。所谓落第诗,是指反映科举落第事件以及与落第相关的人们的行为活动、心理状态的诗歌。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有言:“唐人以科举为题材的诗篇,还是以写落第的作品为最好。”1又云:“我们还应当看到那时举子的大部分是落第的,由于他们是科场的失败者,有些人考了十几年、几十年,可能终于无成,因此关于他们的情况,就很少记载,也就不大为人所知。如果我们要全面研究唐代的科举制,全面探讨唐代文人的生活,那么较及第者要多出好几倍的这部分士人的命运和出路,是应当加以研究的。”2《全唐诗》及《全唐诗补编》中约有六百多首落第诗,内涵极其丰富,堪称科举题材诗歌的精华所在。对唐代落第诗进行研究,可以使我们从底层人物的真实生活这-独特视角来丰富我们对于唐代举子科举活动的认识,了解科举制度对唐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价值标准、生活道路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再现唐代士人科举生活的真实情态。本文运用诗史互证的研究方法,以诗见史,从科场失败者的角度切入,力求较全面、深入地认识唐代科举、朝廷选人的具体而真实的情况。 论文共分五章,并以“余论”代结束语。 第一章概述唐代科举状况。唐代开科取士,从朝廷到民间,人们对科举考试极为重视,士人以高度的热情积极应考,全社会形成科举热潮。少数科举登第者的强烈喜悦和全社会对成名者的极端宠爱,反衬出绝大多数落第者的伤骨之痛和绝望情绪。 第二章考析了落第原因。由于唐代科举制度的不完善,一些非常因素导致许多贤良之才意外落第,引致科场取人不公,以及一系列社会问题。 第三章分析了落第者的各色心态。落第者被科场利刃所伤后的羞惭、怨恨、愁苦、疑惑、反思以及对功名的执着追求,折射出落第者的所思所感,所怨所求,以及他们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第四章描述了落第者由各色心态引发的各种活动。他们因为不服录取结果而闹事;借行迷信活动而缓释心中疑惑:为准备考试及干谒行卷而居京苦读赋诗;为干谒求荐而四方漫游;带着失意的愧疚艰难地还家。 第五章概括了落第者几种主要的归宿。一些落第者累败累举,终致及第或不第而卒;一些人落第后转而寻求其他入仕途径,或寻求别样的生存方式;一些人在失意心态的支配下走上对抗社会的路途。面对落第的困境,对不同的人生道路的选择导致不同的人生结局。 余论部分论及了唐代朝廷对科举落第者这一弱势群体所作的人文关怀。唐代统治者对落第者所显示的杯水车薪式的关怀,对于后世科举制度的完善,具有积极的历史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