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课改生命科学教学中加强健康教育的基础研究
【6h】

新课改生命科学教学中加强健康教育的基础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研究问题的提出

1.1引言

1.2健康和健康教育

1.3国内外学校健康教育的概况

2学校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

2.1学校健康教育的内容

2.2学校健康教育的理论

3研究方案

3.1研究方法

3.2调查对象与方法

3.3问卷设计与计分方法

3.4调查内容

3.5研究步骤

4调查结果与分析

4.1中学生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分析

4.2上海市中学生健康知识、健康态度、健康行为差异显著性比较

4.3上海中学生健康知识、健康态度、健康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4.4上海中学生健康知识、态度、行为与学生基本情况的相关分析

4.5上海中学生健康知识、健康态度、健康行为与学生意志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5讨论

6在生命科学教学中加强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6.1.挖掘生命科学教材中健康教育的内容

6.2在生命科学的教育教学中加强健康教育的建议及对策

6.3在生物学教学中开展健康教育面临的困难及解决出路

7总结与反思

7.1研究结论

7.2研究的不足之处

7.3后继研究的发展方向

附录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理想状态,个人身心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前提和基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还将影响中华民族的综合国力,而健康教育可以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水平。 本研究从健康知识、态度、行为三个维度,对上海市中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了解现状,分析原因,发现问题,探讨在新课改中学生命科学教学中加强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寻找在生命科学教学中加强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有效途径,从而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目前,有关中学生健康教育的报道很多,但是对中学生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却很少,本研究可以为中学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鉴于健康是一个由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这四个方面构成的整体概念,健康教育的内容也非常广泛,本研究从中学生健康的基础一身体健康为突破口,并与心理健康相融合,重点了解中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基本情况;二是身体健康的现状;三是意志品质。 本抽样调查选择四个地区五所学校,年龄在13~18岁的640名初二和高二的学生,调查获得的所有信息输入电脑,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以及不同性别的学生进行描述性统计、差异比较和相关因素分析,研究表明:1.中学生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饮食习惯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吃零食、吃油炸食品、不吃早餐、喝碳酸饮料、挑食偏食等;用眼不卫生,导致近视率居高;睡眠严重不足;缺乏必要的安全急救常识;吸烟饮酒现象普遍;龋齿率偏高。2.学校性教育滞后,导致学生走向两个极端,一是部分学生在性知识上思想封闭;二是部分学生形成了过度开放的性观念。3.健康知识、态度、行为与意志品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健康知识、态度、行为之间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4.健康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健康知识和态度主要与学生的年龄、父母的文化程度、学校类型有很大的相关性,而健康行为与年龄、学校类型、学习成绩、父亲的文化程度和零花钱的使用有很强的相关性。5.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以及不同性别学生的健康状况有差异。 基于调查结果,本文进一步从当前新课改背景下生命科学课程教材中发掘和开发了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论述了加强健康教育的可行性途径和方法,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和进一步的思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