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孤吟山鬼语愁心 频折幽芳怨摇落——王沂孙词社会文化心理探论
【6h】

孤吟山鬼语愁心 频折幽芳怨摇落——王沂孙词社会文化心理探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引言二十世纪王沂孙研究简介

第一章王沂孙的生平及人格

一、王沂孙生平简述

二、王沂孙的人格追求

第二章王沂孙南宋灭亡之前的词作

一、尖新工巧的时序词与其趋优心理

二、蕴藉深婉的咏物词与其焦虑心理

第三章王沂孙南宋灭亡之后的词作(一)

一、从中心到边缘:南宋士人入元后生存状态的恶化

二、王沂孙之前的亡国词作

三、王沂孙亡国词作的艺术拓展

第四章王沂孙南宋灭亡之后的词作(二)

一、风景依稀似去年——恋宋情结在词中的表现

二、恋宋情结的文化阐释

第五章遥远的回晌——清代词坛对王沂孙词的接受

一、从“神似”到“形似”:清前期词坛对王沂孙词的接受

二、理论上的提升:清后期词坛对王沂孙词的接受

三、黄金时代:清末词坛对王沂孙词的接受

结语《花外集》的意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王沂孙是宋末元初的著名词人,本文联系王沂孙所生活的两个不同阶段,把他的词分成前后两个时期分别加以探讨,并把他后期的词作放在亡国词发展的流程中予以审视,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关注词人在尴尬困境中的艺术表现及其背后所潜藏的社会文化心理,期望能够对理解宋末遗民词人这个特殊群体的生存状态有所启示。文中分为五部分进行了论述,第一章探讨了王沂孙的生平及人格,第二章详细分析了王沂孙南宋灭亡之前的词作,第三章探讨了王沂孙南宋灭亡之后的词作,第四章主要是对王沂孙后期词作文化心理学上的观照,并解析了其恋宋情结,第五章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王沂孙词在清代词坛的接受状况作一简单的描述。最后,文章作了结语,认为词人亲自命名的《花外集》成功地表现了词人在特定历史情境中的生存感受与体验,以高超的艺术形式表现了词人强烈的社会关怀意识,折射出宋代士人崭新的精神风貌,体现出对《花间集》的反拨与超越,引起后来者的注目与推崇,另外,他的词也因肩负起历史的沉重而具备了诗的品格,成为后世推尊词体的一面旗帜。

著录项

  • 作者

    薛青涛;

  •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
  • 学科 中国古代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锋焘;
  • 年度 200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词;
  • 关键词

    王沂孙; 词作; 社会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