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异体字分合现象考索——以《原本玉篇残卷》异体字为中心
【6h】

异体字分合现象考索——以《原本玉篇残卷》异体字为中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选题缘由

第三节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有关异体字的理论观点

(二)以《残卷》异体字为中心的历时分合演变

(三)预说明的问题

第一章异体字的定义和历时属性

第一节异体字的定义

第二节异体字的分化与合并

第三节《残卷》异体字的来源、界定

第二章以《残卷》异体字为中心的异体字分合考索

第一节文字合并产生的《残卷》异体字

(一)词义引申产生的异体字

(二)文字假借产生的异体字

(三)字音变化产生的异体字

第二节《残卷》异体字的分化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顾野王《玉篇》是继《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字书。该书原本在唐宋之间亡逸,流传至今的宋代《大广益会玉篇》已失原本面目。本文所依据的是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的《原本玉篇残卷》(以下简称《残卷》),由十九世纪末黎庶昌、杨守敬从东瀛搜集而来。《残卷》保存了中古时期的字音和义训;释义完备,例证丰富,案语涉及形音义三方面,体现了顾野王的训诂学思想和语言文字观,也体现了南北朝时期的文字使用情况。 《残卷》不仅保存了前代的异体字,而且收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些新增异体字,这些新增字是研究汉字形体结构、汉字演变以及汉字发展史不可多得的材料。同时,加强魏晋南北朝时期字书中的异体字研究,有助于帮助我们勾勒出汉字从甲骨文到隶书、楷书的历史演变进程。 本文依据异体字的有关定义,采用历时比较的方法穷尽考释了《残卷》中的异体字,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探究,进而论述了以《残卷》为中心的异体字的分化、合并的动态演变特性。 同时,本文虽然只是一部专书的异体字研究,但该文是在对《残卷》异体字全面而深入的描写和分析基础上进行的历时研究,即研究每组异体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状况,理清异体字的运动轨迹,并抽取出其中的规律。因此,本文为揭示异体字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情况提供了材料。

著录项

  • 作者

    王依娜;

  •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大学;
  • 学科 汉语言文字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吕浩;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文字学;
  • 关键词

    《残卷》; 异体字; 分合现象;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