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改良电抽搐治疗对精神分裂症γ-氨基丁酸系统的影响研究
【6h】

改良电抽搐治疗对精神分裂症γ-氨基丁酸系统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专业词汇及缩略词索引表

第一章 绪论

1.1精神分裂症患者的GABA系统异常

2.2 MECT对GABA系统的作用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工具

2.3研究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一般人口学资料

3.2 GABA波谱数据分析结果

3.3 临床疗效结果

3.4皮层抑制指标结果

3.5 临床症状相关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关于MRS结果的讨论

4.2关于皮层抑制指标结果的讨论

总结

结论

研究创新性

研究的不足之处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电抽搐治疗前后代谢改变的磁共振波谱研究进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获得奖励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磁共振波谱(MRS)和经颅磁刺激(TMS)技术检测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γ-氨基丁酸(GABA)系统相关指标的作用,比较MECT和药物治疗对精神分类症GABA系统影响的异同,探讨MECT可能的作用机制,也为进一步挖掘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方法:
  应用前瞻性纵向研究设计,纳入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上海市神精卫生中心住院、符合DSM-Ⅳ精神分裂症诊断且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60的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并招募23名人口学资料相匹配的健康对照。患者分为单纯药物治疗DRUG组(n=27)和MECT组(n=21),两组人口学、病程及基线PANSS评分匹配。基线入组时用单体素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MRS)的MEGA-PRESS序列检测被试前额叶GABA信号,体素大小30×30×30mm3,用TMS检测皮层静息期(CSP)、短间隔皮层抑制(SICI),并进行临床评估,对DRUG组仅给予抗精神病药治疗,MECT组在抗精神病药物的基础上给予12次MECT,治疗4周后再次采集患者的磁共振波谱及皮层抑制数据并进行临床评估;整个研究过程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及剂量维持不变。健康对照完成基线。最终DRUG组20例完成磁共振波谱随访、剔除服用苯二氮卓类纳入分析17例,6例完成 TMS检测;MECT组完成磁共振波谱随访21例、4例因数据质量、3例因服用苯二氮卓类剔除,纳入分析14例,8例完成TMS检测,健康对照中23名完成磁共振波谱检测,22名完成TMS检测。应用Gannet软件处理GABA波谱图像,SPSS软件处理相关数据。
  结果:
  1、基线:Sz患者较健康对照内侧前额叶GABA+/Cr降低,CSP延长、SICI减弱。
  2、治疗后:DRUG组和MECT组的GABA+/Cr都显示增高的趋势,MECT组更明显,但无组间差异;DRUG组中不同治疗结局者GABA趋势均增高,而MECT组中有效者GABA 无明显变化、无效者GABA增加;DRUG组CSP及SICI无明显改变,MECT组的SICI则出现趋势性增强。两组临床疗效相当。
  3、相关分析:MECT组治疗后GABA+/Cr的增加与阳性症状减分率及阴性症状减分率均负相关(r=-0.583,p=0.029; r=-0.568,p=0.034)。
  结论:
  1.和健康人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额叶GABA+/Cr不足、CSP延长、SICI减弱,存在GABA系统功能的损害;
  2.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改良电抽搐治疗都可以促使精神分裂症内侧前额叶GABA水平升高,基线的低GABA水平提示疗效欠佳;但MECT并非通过增加GABA浓度来发挥疗效,可能是通过强化SICI、调节GABAA受体系统发挥抗精神病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