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术治疗疼痛性转移性骨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6h】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术治疗疼痛性转移性骨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略词一览表

前言

1.1 患者: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2.2 治疗程序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治疗参数、不良反应及完成随访情况

3.2 NRS结果

3.3 BPI-QoL问卷及EORTC QLQ-BM22问卷结果

3.4 分组分析

4.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评价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术(magnetic resonance guided focus ultrasound surgery,MRgFUS)治疗疼痛性转移性骨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分析对不同类型转移性骨肿瘤患者治疗的差异性。
  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对93例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的疼痛性转移性骨肿瘤患者进行筛选,对其中35例18周岁以上,有能力充分理解本研究知情同意书并表示意愿,疼痛数字量化评分(NRS)≥4,过去2周靶病灶未接受过放疗,以及过去2周未接受新开始的针对缓解转移骨疼痛为目的化疗方案的患者进行了MRgFUS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1月、3月随访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标准简明疼痛量表问题(BPI-QoL),骨转移瘤患者生存质量调查问卷(EORTC QLQ-BM22)及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以单发性骨转移及多发性骨转移,不同KPS评分,不同骨转移灶的性质及术后MR增强非灌注体积比例(NPVR)分组分析。
  结果:
  1.对全部35例患者的35个骨转移病灶进行了MRgFUS治疗,平均每例耗时(83.94±27.87)分钟,治疗每个病灶的聚焦超声脉冲数为(12.74±7.30)次。
  2.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1月和3月的NRS分别为:6.17±1.68、4.31±2.33、3.75±2.41、3.10±2.23,术后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
  3.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1月和3月的BPI-QoL评分分别为:38.40±15.64、29.94±18.37、28.52±19.22、22.75±18.56,术后各时间点的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
  4.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1月和3月的EORTC QLQ-BM22评分分别为:51.13±13.26、42.56±11.91、41.26±12.27、38.32±11.80,术后各时间点的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
  5.治疗后出现的不良事件包括:治疗区域疼痛(3/35),一周内自行缓解;下肢麻木(1/35),理疗后缓解。
  结论:MRgFUS作为一种可用于治疗疼痛性转移性骨肿瘤的无创疗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短期疗效确定,术后三个月可持续缓解疼痛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