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放射性颌骨坏死临床回顾性及组织病理学研究
【6h】

放射性颌骨坏死临床回顾性及组织病理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略词汇表

绪论

第一部分 262例放射性颌骨坏死患者临床回顾性研究

1.1研究背景

1.2资料和方法

1.3结果

1.4讨论

1.5 结论

第二部分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临床分类分期

2.1研究背景

2.2材料和方法

2.3结果

2.4讨论

2.5结论

第三部分 放射性颌骨坏死组织病理学研究

3.1研究背景

3.2材料与方法

3.3结果

3.4讨论

3.5结论

4全文总结

5进一步工作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一是通过对我院过去十余年收治的262例放射性颌骨坏死(ORNJ)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其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二是通过对下颌骨ORN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的研究,探讨其临床分类及分期。三是通过对ORNJ患者组织病理的研究,探讨其病理特征及发生机理。
  材料和方法:
  1.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ORNJ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
  2.通过对下颌骨ORN患者影像学(CT)测量及临床检查,以“B”代表骨质破坏,以“S”代表软组织破坏,提出下颌骨 ORN临床分类分期。
  3.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及免疫组化等方法对我院 ORNJ患者病理组织进行研究。
  4.以P<0.05为检验水准,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等检验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下颌骨ORN为222(84.73%)例(单侧200例,双侧22例),发生骨坏死的平均时间为2年(1月-38年),平均放疗总剂量为80.1Gy(35Gy-150Gy)。在203(91.4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27(13.30%)例死骨刮治或方块切除,176(86.70%)例患者截骨。在截骨患者术后缺损修复过程中血管化骨组织瓣使用53(39.85%)例,其中腓骨瓣49(92.45%)例;软组织瓣使用77(57.89%)例,其中胸大肌瓣62(80.52%)例。59(29.06%)例患者术后出现血管危象或血肿、伤口裂开或瘘管等并发症。原发肿瘤放疗、手术及化疗等治疗因素与 ORNJ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减少或控制其中的一些危险因素是预防 ORNJ的主要手段。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出院时 I期愈合151(74.38%)例,需要换药52(25.62%)例。
  2.上颌骨 ORN为24(9.16%)例,发生骨坏死的平均时间为5.9年(3月-16年),平均放疗剂量为80Gy(60Gy-148Gy)。17(70.83%)例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死骨摘除或刮治6例,死骨扩大切除11例),其中7例采用I期血管化软组织瓣修复创面(股前外侧皮瓣2例,胸大肌皮瓣1例,背阔肌皮瓣1例,前臂1例,腭瓣1例,鼻唇沟瓣1例)。经手术治疗的患者,出院时炎症控制12例,I期愈合5例。
  3.上下颌骨ORN为16(6.11%)例,发生骨坏死的平均时间为5.15年(4月-17年),平均放疗剂量为103.63Gy(60.12Gy-158Gy)。上颌骨坏死基本上都采取局部死骨刮治或部分切的治疗方式。而下颌骨坏死 I期血管化修复6例(腓骨瓣2例、髂骨瓣&前臂1例及胸大肌3例)。经手术治疗的患者,出院时局部伤口基本愈合良好,张口受限也得到明显改善。
  4.根据骨组织(B)和软组织(S)破坏程度,将下颌骨 ORN临床分为10类(B0S0,B1S0,B1S1,B1S2,B2S0,B2S1,B2S2,B3S0,B3S1,B3S2)和四期(Stage0-III)。
  5. ORNJ常见的病理特征是骨小梁吸收呈锯齿状、空虚骨细胞陷窝及空哈弗斯管。HE和Masson染色均可看到ORNJ骨髓腔中存在特征性的纤维化组织。免疫组化也提示 ORNJ骨髓腔纤维化相关因子 TGF-β1及肌成纤维细胞特征性标志蛋白α-SMA阳性表达。
  结论:
  1.下颌ORN明显多于上颌骨及上下颌骨,原发肿瘤及其治疗方式与ORNJ的发生关系密切。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采用手术彻底坏死软硬组织代之以血管化组织瓣修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血管化骨组织瓣首选腓骨瓣,软组织瓣首选胸大肌。
  2.下颌骨 ORN临床 BS分类分期表述简洁,使用范围广泛,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3. ORNJ是一种放疗引起的无菌性、非感染性的骨坏死。创伤及局部感染等因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放射诱导的骨髓纤维化可能在ORNJ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