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应用遥测技术开展兔房颤模型建立的探索性实验及基于实验动物福利的优化
【6h】

应用遥测技术开展兔房颤模型建立的探索性实验及基于实验动物福利的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实验动物福利

1.1.1动物福利有关法规

1.1.2 3R原则的主要内容

1.1.3小结

1.2心房颤动动物模型

1.2.1心房颤动机制的基础认识

1.2.2心房颤动模型的发展

1.2.3房颤模型的选择

1.3研究意义

第二章植入式心房刺激和采集系统

2.1植入式房颤刺激和采集系统的特点

2.2植入式无线遥测动物房颤刺激器的组成及基本工作流程

2.3植入式无线遥测动物房颤刺激器系统组成

2.4小结

第三章 动物实验

3.1 家兔优化心电采集部位和心电监测实验

3.1.1实验试剂与器械

3.1.2优化心电采集部位和心电监测实验方法

3.1.3实验结果

3.2 家兔房颤动物模型的优化

3.2.1实验试剂与器械

3.2.2实验动物:

3.2.3实验方法

3.2.4实验结果

3.2.5刺激电极的优化

3.2.6手术方法的优化

3.2.7手术时开胸部位的优化

3.2.8电极缝合方式的改良

3.2.9刺激电极缝合位置的优化

3.3优化麻醉方案

3.3.1实验目的

3.3.2实验方法

3.3.3实验结果

3.3.4实验小结

3.4植入子的优化

3.5小结

第四章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心房颤动模型中实验动物优化的研究进展

致谢

在研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本文意在探索一种在无线遥测和刺激技术基础上的兔房颤模型的制作方法,新西兰兔皮下植入自主研发的植入式遥测刺激器,植入式遥测刺激器的制作是以TI公司(德州仪器)的MSP单片机和TI公司的RF无线收发芯片CC2250为核心开发设计。优化植入系统设计以满足新西兰兔房颤模型建立的探索实验;植入子植入新西兰兔腹部皮下,采集电极留置于左上肢和右上肢腋下皮下,两个刺激电极分别缝合于左心耳和左心房上,通过无线收发采集和刺激信号;实现利用Powerlab生理记录仪连续监测体表I导联心电信号,并通过专用计算机程序刺激软件,发放间歇(刺激2s,暂停2s)高频(频率20Hz)阈上(强度2mA,脉宽1ms)刺激,若间歇期内出现房颤,则人为干预中止刺激,若转为窦性心律,则继续刺激。
  结果:植入式遥测刺激器在体内可稳定工作(包括采集模拟心电信号和发放刺激)30天,植入新西兰兔体内刺激3周后可诱导出房颤,持续时间>48h。
  结论:用新西兰兔代替比格犬建立基于无线遥测和刺激基础上的房颤模型是完全可行的,同时也体现了动物福利优化和替代原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