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老年宜居社区的“适老性改造”政策支持研究——以上海市普陀区为例
【6h】

基于老年宜居社区的“适老性改造”政策支持研究——以上海市普陀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答辩决议书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老年宜居社区“适老性改造”政策支持的理论阐析

第一节 老年宜居社区“适老性改造”的内涵

第二节 老年宜居社区“适老性改造”政策支持的理论依据

第三节 “适老性改造”政策的理论框架

第三章 老年宜居社区“适老性改造”政策支持的现状分析:普陀区的案例

第一节 普陀区老年宜居社区“适老性改造”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普陀区老年宜居社区“适老性改造”政策的梳理

第三节 普陀区老年宜居社区“适老性改造”政策实施成效

第四节 普陀区老年宜居社区“适老性改造”政策支持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普陀区老年宜居社区“适老性改造”政策支持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 加大老年宜居社区“适老性改造”政策支持的建议

第一节 提升政策主体的职能

第二节 重视政策对象的定位

第三节 提高政策资源的有效整合

第四节 完善政策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展开▼

摘要

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双重挑战,以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Global Age-friendly Cities:A Guide》为行动纲领和发展导引,以全国老龄办2010年正式提出的老年宜居社区创建工作为契机,上海市老龄办根据本地区实情和民意,择优选取全市40个单位进行老年宜居社区创建的试点工作。本文的研究将聚焦老年宜居社区建设大环境下的“适老性改造”,主要出于“适老性改造”在目前老年宜居社区建设所开展的项目中认同度高、起步较早而又卓见成效的考量。“适老性改造”作为各试点单位创建老年宜居社区的重要抓手,通过从物理环境层面提高社区的宜养程度,增加老年人的社会支持,达到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获取自我实现和生命尊严的诉求。因此,开展“适老性改造”对于推动老年宜居社区的创建,从而带动上海市老龄事业总体的蓬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对目前国内外老年宜居社区和适老性改造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阐明了从公共政策角度,以社区为空间指标,系统化研究基于老年宜居社区特定架构下的“适老性改造”的学术价值。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社会支持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出发,阐明了实施政策支持以期推进老年宜居社区“适老性改造”的理论依据,并且构建了以“适老性改造”政策的四个构成要素:“适老性改造”的政策主体、政策对象、政策资源和政策运行机制为基本研究单元的逻辑框架。本文以上海市老年宜居社区的试点单位——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访谈为主、案卷资料查阅整理为辅的方法,深入分析了曹杨新村街道“适老性改造”的开展背景、支持政策及其实施成效和存在问题,依据该政策体系对“适老性改造”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完善支持政策的相应对策。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老年宜居社区“适老性改造”政策主要存在政策目标偏差、政策执行不力和政策调适滞后三方面的不足,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政策主体职能实现度、政策对象定位准确度、政策资源整合有效度以及政策运行机制完善度。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加大对“适老性改造”政策支持的建议:从政策主体层面明晰职责分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从政策对象层面扩大受益范围,强化需求调研,提供政策参与渠道;从政策资源层面拓宽多元融资渠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基本建设和“适老性改造”的有效整合;从政策运行机制层面构建完整的“适老性改造”服务体系,实现科技和为老服务的有效对接,强化政策效果的评估。从而从总体上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社区功能集成,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社会组织参与,逐步实现社区养老的供需对等、发展均衡、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和建设规范,使社区真正成为老年人宜居的家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