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联合开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周边土地溢价回收模式研究
【6h】

基于联合开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周边土地溢价回收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研究

1.2.2 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增值效应研究

1.2.3 轨道交通沿线土地溢价回收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土地溢价回收

2.1 溢价回收的概念起源

2.2 溢价回收的历史演化

2.3 溢价回收的内涵

2.3.1 溢价回收的原则

2.3.2 溢价回收与项目融资的区别

2.4 主要的溢价回收模式

2.4.1 美国基于土地价值税的模式

2.4.2 香港基于联合开发的模式

2.4.3 台湾基于联合开发的模式

2.5 基于联合开发的溢价回收模式的优势

2.5.1 体制背景比较

2.5.2 财务指标比较

3 基于联合开发的溢价回收模式实施要点

3.1 联合开发的理论基础与概念

3.1.1 TOD 理论

3.1.2 联合开发概念与要素

3.2 模式实施要点

3.2.1 土地储备

3.2.2 站点出入口设置

4 “人本位”下的站点出入口设置深探

4.1 “人本位”规划理念

4.2 出行特征分析与出行链

4.3 logit 模型

4.4 变量选取及数据采集

4.4.1 数据来源与调查方法

4.4.2 变量选取

4.5 模型建立

4.5.1 模型评价与分析

4.5.2 出入口选择偏好模型建立

4.6 模型应用

4.6.1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4.6.2 模型后续应用

4.7 出入口规划与管理建议

4.7.1 结合模型结果的建议

4.7.2 结合调研情况的建议

5 上海轨道交通建设案例研究

5.1 上海轨道交通概况

5.2 站点联合开发案例概况

5.3 基于香港模式的案例

5.3.1 项目介绍

5.3.2 比较与建议

5.4 基于台湾模式的案例

5.4.1 项目介绍

5.4.2 比较与建议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工作

6.2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6.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地铁站出行人群行为偏好调查问卷

附录2 软件SPSS 容忍度指标计算程序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展开▼

摘要

为缓解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资金压力,发达国家和地区实施了溢价回收的策略,将轨道交通建设引起的土地增值外部效益内部化。其中,基于车站及周边土地联合开发的溢价回收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轨道交通可持续建设运营具有重要意义,亟待深入研究。论文从企业体制、法规保障和土地利用管理等角度出发,分析了主要的溢价回收模式。通过体制背景和财务指标比较,论文发现基于联合开发的模式可操作性强、实施效果佳。在分析其成功经验和人气集聚效应的基础上,论文提出该模式实施要点在于土地储备和客流管理。在深入探讨客流管理的基础上,论文建立logit模型,以个人为单位分析出行者对两种类型(连通商场与否)地铁出入口的选择行为。通过实证分析,表明出行者的出行链及出入口间的相对位置是引起出行者选择偏好的主要因素。最后,论文介绍了上海站点联合开发案例,并针对实施效果和障碍提出建议。论文对轨道交通规划者在“人本位”概念下进行车站出入口设置起到思路参考和决策支持的作用,论文提出的政策建议对参与联合开发的轨道交通企业具有参考价值。

著录项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