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6h】

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索引

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臂丛神经及其毗邻结构的计算机三维重建

1、前言

2、资料与方法

2.1数据采集

2.2研究方法

3、结果

3.1二维标注

3.2三维重建

4、讨论

4.1虚拟人研究概况

4.2三维重建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及周围神经三维重建的研究现状

4.3臂丛神经三维重建的可行性及重建方法

4.4臂丛神经三维重建的实际意义

5、参考文献

第二章臂丛神经卡压的解剖学基础研究

1、前言

2、资料与方法

2.1解剖模型

2.2研究方法

2.3数据统计

3、结果

4、讨论

4.1关于臂丛卡压易患因素的各种观点

4.2臂丛神经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4.3神经松解术中所见

4.4在三维重建基础上的臂丛损伤和卡压的解剖学研究

5、参考文献

第三章不同刺激参数对SD大鼠肌肉收缩的影响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实验动物一般情况及手术方法

2.2刺激方案

2.3评价指标

2.4数据处理

3、结果

3.1对电刺激的全身、局部反应

3.2 EMG测定结果

4、讨论

4.1电刺激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4.2刺激参数和刺激方式的选择

4.3电刺激致肌肉收缩相关机理研究

4.4本研究的价值及实际意义

5、参考文献

第四章局部电刺激致慢性颈肩痛的实验研究—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立

1、前言

2、材料和方法

2.1一般资料

2.2电刺激器的研制

2.3包埋处理

2.4手术方法

2.5电刺激方法

2.6实验仪器和试剂

2.7观察指标

3、结果

3.1神经电生理检测

3.2病理

3.3电镜

3.4 RT-PCR

4、讨论

4.1微型电刺激仪的设计和研制

4.2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研究

4.3神经卡压的病理生理和相关动物模型

5、参考文献

第五章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性治疗

1、前言

2、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2.1一般资料

2.2初步诊断

2.3诊断性治疗

2.4数据收集及随访

2.5统计学分析

3、结果

3.1疼痛治疗评价

3.2肌力测定结果

4、讨论

4.1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病因及局封治疗

4.2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及发病机制

5、参考文献

第六章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手术治疗

1、前言

2、资料和方法

2.1临床资料

2.2手术方法

2.3疗效评价

2.4统计学分析

3、随访结果

4、讨论

4.1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的病理基础

4.2手术方法的选择

4.3关于该综合征发病机制的探讨

4.4手术并发症及远期疗效

5、参考文献

第七章全文总结和展望

1、课题主要研究成果

2、展望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椎孔外颈神经卡压源性颈肩痛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除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便外,对社会劳动生产也造成相当大的损失.据报告,美国颈肩腰背痛的发病率仅次于伤风而居第二位.另据美国1976年一项调查,该年用于颈肩腰背痛治疗费及赔偿费为140亿美元.我国虽无确切的统计数字,但根据人口基数和国内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比例,每年用于颈肩痛的医疗费用将是巨大的.因此进行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阐明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的启动与调控因素及其与颈椎病的鉴别方法,其结果将为大量颈肩痛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学术价值。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1、为研究椎孔外颈神经卡压产生的解剖学基础,首先根据虚拟人颈部剖面图像对臂丛神经进行三维重建;然后在此基础上讨论椎孔外颈神经(臂丛神经)受压的解剖学基础,为对其实行针对性治疗寻求对策. 2、通过建立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动物模型,深入研究该病发生的病理机制;设想应用局部电刺激的方法致实验动物慢性颈肩痛。为达到最佳的实验效果,建模前先研究不同电刺激参数对肌肉收缩的影响,以事先确定实验所需的刺激参数与方式。 3、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临床病例研究评价对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进行诊断性治疗的有效性;探讨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手术指征、方法及疗效。 一些相邻组织构成的间隙、孔及隧道等结构往往是周围神经卡压的好发部位.为了解椎孔外颈神经(臂丛神经)卡压的解剖基础,我们应用虚拟中国人女性1号数据库,选取颈部断层图像.先对相关结构(骨、肌肉、神经)进行标注,然后利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对臂丛神经及其毗邻结构进行三维重建.结果在颈部断层图像中可清晰辨认颈椎椎体、椎间盘、硬膜囊、脊髓、椎动脉、臂丛神经根、干、股、束及前、中、后斜角肌等结构,臂丛神经及其毗邻结构三维重建效果理想.在此基础上,我们以垂直于神经行径的方向对其进行切割.比较各段臂丛神经与神经所处间隙断面的面积比.结果发现臂丛神经根、股所处部位神经通道较为狭窄. 为深入研究椎孔外颈神经卡压产生的病理机制,我们试图应用电刺激建立神经卡压的动物模型.实验中,首先采用低频脉冲发射器对SD大鼠的颈项部肌群进行局部电刺激.刺激时改变频率、脉宽、电压及占空比等参数,观察参数变化对肌肉收缩及动物行为的影响.同时记录肌电图.结果本组8只SD大鼠在刺激频率(10-60Hz的频率范围内)不变的前提下,随脉宽的增加(50-200 μ s),肌电幅值显著上升.且肌电幅值的变化与大鼠行为改变成正相关.因此认为不同的刺激参数可影响肌肉的收缩状态与强度,选择合适的参数可建立局部肌痉挛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研制微型电脉冲神经肌肉刺激器,设定合适的刺激参数,经预处理后植入60只成年SD大鼠体内.予以每天8小时间隙电刺激.于植入后的2、3、4、5周观察动物行为改变.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后,处死动物取材再予以组织学、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经局部刺激后,电生理检测可见失神经电位.组织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证实有神经卡压的病理改变及疼痛递质的表达.电镜检测示髓鞘变性,炎性细胞浸润.上述结果表明局部电刺激可用于建立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动物模型,并初步阐明了神经卡压的发病机制为进一步针对性治疗打下基础. 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椎孔外颈神经卡压患者实施临床诊治.我们首先根据拟订的诊断标准,确定疑似病例.然后对上述病例实施2阶段的治疗方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治疗满意度PTSS评分及上肢肌力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治疗后2,4和6月的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PTSS评分高于治疗前.此外,严重疼痛组患者的恢复程度显著优于中等疼痛组(T检验,P<0.05).局封后,所有患者上肢肌力即刻改善(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至少维持2月.这表明我们的治疗方案可有效缓解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的症状,从而进一步明确初步诊断.对中、重度患者或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实施手术治疗,治疗前后对患者的症状及患肢肌力进行评估测定.结果手术治疗后症状基本缓解,肌力得到大幅改善,在3-6月的随访期内未见复发.表明手术治疗可有效缓解椎孔外颈神经卡压患者的症状,及时、彻底的手术可阻断病程进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