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正当防卫案件中不法侵害结束时间探究
【6h】

正当防卫案件中不法侵害结束时间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状况

(一)司法实践

(二)学理方面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预期目标

第一章典型案例及其引发的问题

第一节昆山反杀案及争议焦点

一、案情介绍

二、案情分析

第二节广西“龙女士”案及争议焦点

一、案情介绍

二、案情分析

第三节问题提出

第二章不法侵害结束时间的判断标准与理论争议

第一节结束时间要件认定的法律规定

一、离开现场说

二、行为停止说

三、排除危险说

四、法益侵害确定说

五、无统一的标准说

第三章正当防卫结束时间理论的实践检视

第一节法律适用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中存在的争议

二、针对危险行为进行防卫

一、侵犯财产权益犯罪结束时间的争议

二、被侵害人实现自我救济可能性

第四章“法益侵害威胁解除”说之提倡

第一节法益侵害威胁解除说的含义

第二节结束时间的具体体现

第三节法益侵害危险解除说的优势

一、为财产类犯罪的防卫时间界定了合理的标准

二、界定正当防卫标准,增强法律的可适用性

三、从正当防卫时间条件概念出发,结论更合理

第四节法益侵害危险解除说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法益侵害威胁解除的判断

二、法官应准确认定案件性质

三、财产类犯罪防卫结束时间的考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正当防卫作为刑法的违法阻却事由之一,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正当防卫时间条件是认定正当防卫成立的条件之一,法律上关于正当防卫时间条件的规定是“不法侵害正在进行”。除此之外,其它法律或者司法解释没有关于时间条件适用的具体规定。上述规定看似具体,实践中却难以把握。对于不法侵害结束时间,法律并未做出明确规定。如何判断危害行为结束,法律上规定不明确,理论界对此亦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在学术界,众多学者加入到对正当防卫结束时间的研究队伍之中,学者对正当防卫结束时间的判断提出各种学说,有行为停止说、排除危险说、离开现场说、综合说等等。因为正当防卫结束时间的判定标准不统一,实践中存在相似案例但判决结果存在差异的情形,这类判决容易在社会上引起争议。这些年与正当防卫有关的案例频频引起热议,其中关于防卫时间结束点的判断是社会大众讨论的焦点之一,尽管如此,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被大家普遍接受的标准被提出。在现有的学说中,学者们对正当防卫结束时间进行阐释,试图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复杂案件。通过对现有学说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现有的学说在实践应用中存在不能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对正当防卫理论进行研究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正当防卫结束时间的判断标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它的解决有助于公民对正当防卫时间条件的把握,也有助于法官统一案件性质认定。 本文通过对争议较大的案例进行分析,进而引出在判断正当防卫结束时间时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正当防卫结束时间的问题进行梳理与分析,通过分析问题、总结观点,提出关于正当防卫结束时间点判断的建议。并对该建议的定义、适用情况以及在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该理论的合理性以及优先性进行论证,丰富正当防卫理论知识,让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更容易把握正当防卫结束时间的判断标准。法律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法律的制定是为生活服务的,否则就如一纸空文。人民群众无法对法律条文做出正确的理解,实践中就难以准确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本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首先是绪论,包括问题提出、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状况及水平、研究内容及方法、预期目标等方面。第一章内容是对两个热点案例进行分析,引出本文的主要问题即正当防卫结束时间认定中存在的争议。第二章是结合案例分析防卫结束时间学说的优势与不足。第三章论述实践中判断正当防卫结束时间点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提出关于正当防卫结束时间认定的标准,并对该学说进行分析,论证其合理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