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个人成长影响的研究
【6h】

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个人成长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1章 问题提出

1.1 研究背景

1.2 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章节安排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被访者的选择

2.2 访谈的实施

2.3 访谈资料的处理

第3章 大学生参与社团的原因

3.1 内部驱动

3.2 外部驱动

第4章 大学生在社团中的个人成长

4.1 自信心

4.2 人际交往能力

4.3 自我规划

4.4 责任感

第5章 大学生参与社团的深度

5.1 社团凝聚力

5.2 个体归属感

第6章 总结与讨论

6.1 大学生“社团共同体”的提出

6.2 关于建立大学生“社团共同体”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个人成长影响的研究”研究同意书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大学生参与社团是高校内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也是当前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实践领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对N大学的学生参与社团的情况进行分析,以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个人成长的影响机理为主题,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该大学30名社团成员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其参加社团的原因以及其在社团中的经历和变化,探究影响大学生在社团中成长的各种因素。
  本研究发现,除部分学生外,大部分学生是基于兴趣而参与社团,而社团也相当于一个滤网,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以及有价值的社团活动的不断开展,那些不是真正热爱社团的成员热情逐渐褪去,对社团活动不再积极,而那些拥有共同志趣的成员们不断聚集,发现彼此之间的共同点。这些具有共同兴趣的大学生在参与社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共同体,本研究将这种共同体命名为大学生“社团共同体”。在这个“社团共同体”中,成员间形成强烈的归属感,他们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参与社团活动,愿意为社团的群体目标付出更多的努力,而这些都进一步提升了“社团共同体”的凝聚力,从而在社团成员和“社团共同体”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在这个“社团共同体”中,大学生通过组织和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以及与具有相同兴趣的他人间的相互交往与学习,获得了个体的成长,主要表现在自信的增强、人际交往的成熟、自我规划的完善和责任感的提高等。本研究认为,大学生应根据自身兴趣(而非出于其他功利性的和从众的目的)选择社团,并在社团中保持积极参与的状态,以便从社团活动中获得社会交往和团体归属,进而促进个人的成长。

著录项

  • 作者

    余灿;

  •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学科 高等教育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丁笑炯;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645.5;
  •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大学生社团; 个人成长; 社团共同体;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