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田园式”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以上海市嘉定区C小学为例
【6h】

“新田园式”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以上海市嘉定区C小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与目标

1.1.3 研究方法

1.2 文献综述

1.2.1 概念界定

1.2.2 国外相关研究

1.2.3 国内相关研究

1.3 理论基础

第二章 C小学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现状调查

2.1 调查设计

2.1.1 调查目的

2.1.2 调查对象

2.1.3 调查内容

2.1.4 调查实施

2.2 调查结果分析

2.2.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2.2.2 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2.2.3 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第三章 C小学“新田园式”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方案

3.1 C小学“新田园式”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总方案

3.1.1 培养方案的总目标

3.1.2 方案的内容设计

3.1.3 方案设计的维度与特点

3.2 “新田园式”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途径的研究——以语文学科为例

3.2.1 培养目标

3.2.2 三~五年级课程内容

3.2.3 课堂教学年段设计与实施

3.2.4 “新田园式”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途径的研究——以语文学科五年级第一学期为例

3.3 “新田园式”小学生语文ICl语交际能力培养途径的研究——社团活动

3.3.1 活动目标

3.3.2 活动资源

3.3.3 活动内容

3.3.4 活动的多维评价

3.3.5 导游社团活动课例分析

3.4 “新田园式”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方案实施成效

3.4.1 实施的成效

3.4.2 反思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嘉定区C小学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调查问卷(3-5年级)

附录2 嘉定区C小学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调查问卷(3-5年级)

致谢

展开▼

摘要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口语交际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当前的教育却面临着一个可怕的问题,那就是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正在逐步削弱、萎缩。现实的课堂中往往呈现出一派冷漠的气象,学生不愿举手发言,即使是被叫起来,也是三言两语草草了事。他们往往习惯于听老师讲,有时即使说了,往往不知道说什么或者想说却找不到适当的语言,只能用一些单调、肤浅、没有个性的语言来表达。尤其对于一些农村小学,口语教学的困境更明显,主要表现在,多数生源为外来务工子女,家长们由于忙于生存、教育意识不够等原因,造成了学前教育、家庭教育指导不力,教育资源相对有限,见识相对较少,阅读面窄,极少与孩子平等地对话、沟通,造成表达的困难。这些都成为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难题。
  作者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学生语文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系统学习和总结,并结合上海市嘉定区C小学这所典型的农村小学,结合其特色的“新田园”教育这一理念,开展本项研究。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对本研究的意义、目标及方法、理论基础等进行阐述,而通过国内外研究的述评并结合嘉定区C小学“新田园教育”理念下的经验成果开展本项研究。第二部分是通过对嘉定区C小学3-5年级进行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现状调查,明确调查目的和内容,并对调查实施的结果、存在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发现在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认识培养的内容以及评价等方面都成为影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因素。而第三部分是研究的重点部分,设计新田园式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实施总方案,并依据研究与实施的总目标,进行“新田园”式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途径的研究,主要通过“新田园式”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语文学科)的设置,尤其是以五年级第一学期为例,进行《新田园式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校本课程设计,探究语文常态课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方法。最后,对“新田园教育”理念下的社团活动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进行研究,并形成了口语表达五步教学法,并通过口语表达的多维评价,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自然环境、与他人相处,提高了语言表达、沟通及应变能力,以及综合的文化素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