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提升中班幼儿合作能力的运动“处方”游戏研究
【6h】

提升中班幼儿合作能力的运动“处方”游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价值

1.3 概念的界定

1.3.1 合作的概念界定

1.3.2 运动“处方”游戏概念界定

1.4 文献综述

1.4.1 合作行为的发生发展

1.4.2 影响幼儿合作行为的主观因素

1.4.3 影响幼儿合作行为的客观因素

1.4.4 幼儿合作认知的研究

1.4.5 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研究

1.5 运动游戏对于幼儿合作能力的影响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的与思路

2.1.1 研究目的

2.1.2 研究思路

2.2 研究对象

2.2.1 研究对象选择的依据

2.2.2 研究对象的确定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法

2.3.2 实验法

2.4 测量工具

2.4.1 幼儿合作概念认知测量

2.4.2 情绪判断和觉知测量

2.4.3 合作水平测量

2.4.4 合作表现测量

2.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游戏干预活动

3.1 干预活动的设计

3.1.1 活动设计理念与目的

3.1.2 选择的运动游戏

3.1.3 单次运动游戏活动架构

3.1.4 实验班教师的培训

3.2 干预活动的实施与观察

第四章 数据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数据结果分析

4.1.1 合作认知前测数据

4.1.2 合作水平前测数据

4.1.3 幼儿的合作表现前测数据

4.2 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数据结果与分析

4.2.1 合作认知前后测数据

4.2.2 合作水平前后测数据

4.2.3 幼儿的合作表现前后测数据

4.3 讨论

4.3.1 运动“处方”游戏的干预促进了中班幼儿合作认知能力的发展

4.3.2 运动“处方”游戏的干预促进了中班幼儿合作水平的提高

4.3.3 运动“处方”游戏的干预完善了中班幼儿合作表现

第五章 研究结论、建议及不足

5.1 研究结论

5.2 给教师建议

5.2.1 选择蕴含合作因素的运动游戏

5.2.2 依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和实施运动游戏

5.2.3 注重游戏中的交流和分享

5.3 对幼儿园的建议

5.3.1 提供支持,发展教师开展游戏的能力

5.3.2 硬件设施的支持

5.3.3 家园合作

5.4 本研究局限及后续研究思考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测量工具

附录2 建构的运动“处方”游戏

声明

展开▼

摘要

合作作为一种重要的亲社会行为,其发展对于帮助幼儿改善同伴关系、发展道德自律、提高社会交往技能意义重大,因而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干预研究是幼儿合作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以往有关幼儿合作能力的干预研究虽采用了游戏活动,但缺乏对幼儿合作要素的梳理以及对游戏的精确设计。同时游戏活动干预的效用,也仅集中于幼儿合作行为水平的提高,没有关注幼儿合作行为的基础——合作认知能力以及具体的合作行为表现。
  在本研究中,笔者在梳理幼儿合作文献的基础上,首先是确定中班(4-5岁)幼儿为这次实验干预对象。4-5岁幼儿开始具备观点采择能力,该时期是发展合作能力的关键期。其次是确定选取幼儿合作能力中的共同目标、分工、配合和冲突应对这四个要素,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建构一套运动“处方”游戏。
  笔者随机选取了上海市某幼儿园的两中班幼儿,收集了其合作认知、合作水平及其合作表现的数据,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随机选取的班级幼儿合作能力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随后对实验班进行为期八周、每周四次的游戏干预。实验班和对照班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安排基本相同,实验班只是在每天1小时的户外运动时间中插入旨在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运动“处方”游戏。在实验干预过程中,笔者观察比较发现幼儿在游戏活动干预初期的合作能力相较于活动干预后期有提升。
  研究结果如下:
  第一,运动“处方”游戏的干预提升了幼儿的合作概念认知能力,2/3幼儿能够认识到合作的本质;
  第二,运动“处方”游戏的干预提升了幼儿对同伴情绪判断和觉知能力,其中对同伴情绪的觉知和对同伴意愿的理解这两方面变化显著;
  第三,运动“处方”游戏的干预提高了的合作水平;
  第四,运动“处方”游戏的干预完善了共同目标、合作持续性、冲突应对等方面合作表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