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海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志愿者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6h】

上海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志愿者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目的

1.3 选题意义

1.4 发展体育专业学生志愿者的意义

2.文献综述

2.1 关于志愿者的研究

2.1.1 概念界定

2.1.2 志愿者的分类

2.1.3 国内关于志愿者行动的研究现状

2.1.4 国外关于志愿者行动的研究现状

2.1.5 国内外在志愿者行动研究上的不足

3.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据统计法

4.结果与分析

4.1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基本情况

4.1.1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对志愿者活动的认知度

4.1.2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志愿者行动的参与度

4.1.3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

4.1.4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志愿者行动中的收获

4.1.5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志愿行动过程期间的障碍

4.1.6 关于志愿者行动中体育专业学生志愿者的中途退出

4.1.7 上海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体育类与非体育类志愿者活动的比较

4.2 志愿者活动组织者招募及管理组织办法

4.2.1 志愿者活动组织者招募志愿者选拔办法

4.2.2 关于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志愿者的培训情况

4.2.3 关于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志愿者行动的激励机制

4.3 影响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志愿者发展的主要因素

4.3.1 志愿者活动思想认识

4.3.2 赛事活动水平

4.3.3 学生专业知识与个人经验

4.3.4 组织管理水平

4.3.5 校园文化

5.结论

6.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近几年,尤其是在北京奥运会之后,“志愿者”一词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开始慢慢成为一种潮流,人们逐渐接受并且积极参与其中,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为人们,为活动的顺利开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在志愿者团队中,高校学生是这支队伍的主力军,高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标志之一,两者对彼此相互促进发展与建设都起着十分重要而深刻的作用。上海市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参与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的频率也相对处于上升阶段,同时,很多大型活动尤其是体育类活动也对体育专业的志愿者越来越需求。而体育专业的学生因其专业的特殊性,在参与不同性质的志愿服务活动上所存在的优势与劣势也相对分明。
   本文以上海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统计法、访谈法等对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的类型、动机,参与志愿者活动的质量和满意度以及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所获得与参与期间的障碍等多方面对其参与志愿者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明确现有研究成果及其存在问题,同时结合分析体育专业学生参与不同志愿者活动的影响因素,并适当提出具有实效性的意见与建议。
   本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1.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在参与各项志愿者活动中,参与体育类尤其是体育赛事类志愿者比例占大部分,社区体育志愿者的比例最少。相比之下,大部分学生更愿意参与行为性与竞争性观赏性较高的体育赛事志愿服务活动。
   2.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于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与需求不同,越面临毕业的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越注重实践性,能更大地加强自身的技能,为踏入社会工作打好基础。
   3.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参与体育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时,由于本身体育的专业性,具有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与技能,大大地减少了活动方的培训开支,以更快更有效地展开工作。
   4.高校及活动主办方的激励方法与制度不合理影响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在活动中工作的主动性。体育赛事志愿者最期望得到外部财务性报酬的激励,其次是外附非财务性报酬,而最低的是内兹报酬。希望组委会能保证一定的物质报酬,而且有好的外附非财务性报酬比内兹报酬来的殷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