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书籍即“媒介”——论当代西方“书籍史”研究的一种新观念
【6h】

书籍即“媒介”——论当代西方“书籍史”研究的一种新观念

代理获取

摘要

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方产生了一个全新的学术研究领域--“书籍史”。“书籍史”与传统的书籍研究有何区别?不同专家学者曾从不同视角出发,认为两者在研究领域、理念、范式乃至研究队伍的人员构成上皆有区别。笔者认为,两者之间除学者们以上所说的那些外在方面的不同外,还存在内在方面的不同,即人们在书籍观念上的不同。传统的书籍研究将书籍看作文本,此谓文本的书籍观;“书籍史”将书籍看作媒介,此谓媒介的书籍观。本文正是要探讨此种媒介的新书籍观。
   本文正文由五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论述媒介书籍观的产生背景。笔者认为,书籍属性、物质形态的变化决定了人们观念的变化。媒介的书籍观得以产生,在于书籍的主要属性及其物质形态发生了改变。在中世纪晚期、近代早期以前,书籍属性以其物理属性为主,它主要作为一种文本存在。而在此之后,书籍属性以其社会属性为主,它主要作为一种媒介存在。正是由此转变,使得人们从文本书籍观转向媒介书籍观有了一个物质基础。
   第二部分则以英、美“新书目学”为例,叙述了从文本书籍观到媒介书籍观的转变过程。
   第三部分论述媒介书籍观的具体内容。笔者举“书籍史”发展史上三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罗贝尔·埃斯卡皮、吕西安·费夫贺、罗伯特·达恩顿为例,详细说明他们对于书籍的看法。
   第四部分则以一部经典著作,即美国学者罗伯特·达恩顿的《启蒙运动的生意》为例,说明媒介书籍观的具体应用。
   第五部分则总结全文,并附带谈谈笔者自己的写作感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