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美国传教士教育家卜舫济《上海方言教程》研究
【6h】

美国传教士教育家卜舫济《上海方言教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综述

1.1.1 研究意义

1.1.2 研究现状

1.1.3 研究理论、方法及语料来源

1.2 卜舫济其人其书

1.2.1 卜舫济的生平

1.2.2 卜舫济的主要作品介绍

1.3 《上海方言教程》全书概述

1.3.1 《上海方言教程》的主要内容和编写体例

1.3.2 《上海方言教程》的编写原则

1.3.3 《上海方言教程》课后练习的特点

1.4 《上海方言教程》的语音教学概述

1.4.1 《上海方言教程》所采用的拼音方案

1.4.2 声母系统

1.4.3 韵母系统

1.4.4 声调

1.4.5 《上海方言教程》语音系统的特点

第二章 《上海方言教程》的词汇教学研究

2.1 词汇的选择

2.1.1 词汇的构成

2.1.2 注释方法

2.1.3 词汇量

2.1.4 词汇的编排方式

2.2 词汇选择与课文内容的关系

2.3 《上海方言教程》的词汇选编的优劣

第三章 《上海方言教程》的词类教学研究

3.1 《上海方言教程》的词类

3.1.1 《马氏文通》的“字类”系统

3.1.2 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学者对词的分类

3.1.3 艾约瑟对词的分类

3.1.4 《上海方言教程》对词的分类

3.2 格

3.2.1 主格和宾格

3.2.2 所有格

3.2.3 结论

3.3 对《教程》着重讲解的词类的研究

3.3.1 名词

3.3.2 量词

3.3.3 副词

3.3.4 代词

3.3.5 数词

第四章 《上海方言教程》的句法教学研究

4.1 《上海方言教程》中的述补短语

4.1.1 结果补语

4.1.2 可能补语

4.1.3 复合趋向补语

4.2 《上海方言教程》中的疑问句

4.2.1 语调

4.2.2 句末语气词

4.2.3 疑问代词

4.2.4 语气副词

4.3 《上海方言教程》中的特殊句式

4.3.1 被动句

4.3.2 比较句

第五章 对《上海方言教程》的评价

5.1 《上海方言教程》的特点和价值

5.2 《上海方言教程》的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卜舫济是美国圣公会传教士、近代著名教育家,上海圣约翰大学校长。卜舫济是一位成就卓著的教育家,对中国特别是上海的近代教育史有重要影响。《上海方言教程》(1907)是专门为在苏沪地区传教和经商的外国人编写的,有很强的实用性。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说明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所采用的理论、方法和语料来源;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卜舫济的生平及其主要的著作,并分析《上海方言教程》全书的结构内容、体例和编写原则等;简要介绍本书的语音系统。
   第二章主要分析《上海方言教程》的词汇系统和词汇教学,从词汇的选择(包括词汇的构成、词汇的注释方法,词汇的编排方式及词汇量)和词汇的选择与课文内容的关系这两方面分析该书的词汇教学,并将其与《汉语初级口语》和《学说上海话》从不同方面进行比较。
   第三章分析《上海方言教程》的词类系统和词类教学,对书中着重讲解的词类(包括格和名量副代数这五个词类)进行归纳分析和研究,揭示本书在进行这些词类教学时的特点与不足。
   第四章分析《上海方言教程》的句法系统和句法教学,归纳书中出现的特殊短语(述补短语)、特殊句类(疑问句)和特殊句式(被字句、比较句),并对它们的用法及教学特点进行总结。
   第五章是评价部分,评价《上海方言教程》的特点和价值,说明它的不足。《上海方言教程》是一本方言初级口语教材,它注重语法,无论是词汇教学还是语法教学都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循序渐进、由简到难,在当时的沪苏地区有比较大的影响,是一本值得肯定的教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