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估算及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研究
【6h】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估算及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立题意义

1.3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相关概念及影响因子

1.3.1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相关概念

1.3.2NPP影响因子

1.4NPP研究进展

1.4.1站点实测阶段

1.4.2模型估测阶段

1.4.3遥感在NPP研究中的作用

1.5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2本文的具体研究技术路线

2研究区概况及资料准备

2.1研究区概况

2.2数据来源及相关资料准备

2.2.1专题资料

2.2.2软件资料

3 CASA模型介绍

3.1 CASA模型概况

3.2 CASA模型算法

3.2.1植被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APAR)的计算

3.2.2光能利用率的计算

4数据获取与处理

4.1遥感数据的预处理

4.1.1图像裁剪

4.1.2几何校正

4.1.3辐射校正

4.2气象数据的获取与预处理

4.2.1月平均温度和月降水量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4.2.2每月日照时数数据和每月可照时数数据的获取

5基于SVM的土地覆盖类型信息提取

5.1遥感影像分类综述

5.1.1传统的遥感分类方法

5.1.2新兴的遥感分类方法

5.2研究区域分类体系的建立

5.3采用最大似然法和支持向量机对遥感影像分类

5.3.1选择训练样本

5.3.2训练区可分离性评价

5.3.3最大似然法分类过程

5.3.4支持向量机分类过程

5.4分类精度评价

6 NPP与城市化水平、土地覆盖类型的关系分析

6.1 NPP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分析

6.1.1 NPP值的估算

6.1.2城市化综合水平测量

6.1.3 NPP与城市化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6.2不同土地覆盖类型NPP的差异性分析

6.3对上海市绿化布局发展方向的建议

7结论与展望

7.1主要结论

7.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与发表论文

致 谢

展开▼

摘要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估算是碳循环研究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本文在对SPOT5遥感影像进行几何校正、辐射校正以及土地覆盖分类等预处理的基础上,利用植被、气象等地面空间数据,应用CASA模型对2005年6月份上海市东南区域NPP进行了估算;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域NPP空间分布特征、NPP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土地覆盖类型NPP之间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最后依据分析结果对上海市的绿化布局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
   (1)采用基于大气辐射理论的FLAASH模型和6S模型分别对SPOT5遥感影像进行大气校正,通过比较校正前后地物光谱曲线和利用NDVI分析两种模型的实际校正效果,证明FLAASH模型能较好地消除大气的影响,对SPOT5影像具有更好的校正作用。
   (2)通过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和最大似然法分类方法分别提取了研究区域的土地覆被信息。分析分类结果图和Kappa系数,对两种方法的分类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分类准确度高,地物错分现象相对较少。
   (3)通过对研究区NPP空间分布分析发现:NPP在各区内均出现了高值,总体上市区高值出现的概率相对较低,浦东、南汇、奉贤、金山等郊区高值出现的概率相对较高。这与市区存在林地及农田较少,郊区存在林地和农田较多的现状还是比较吻合的。
   (4)NPP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NPP与城市化水平是密切相关的,总体上呈现出随城市化水平提高,NPP逐渐降低的趋势。对各区域内不同土地覆盖类型NPP比较分析发现:林地NPP最大,固碳能力最高,草地次之,农田植被固碳能力相对较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