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王若虚《论语辩惑》研究
【6h】

王若虚《论语辩惑》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 说

第一章生平与时代

1.1家学影响

1.2初入仕途

1.3出使西夏

第二章《论语辨惑》之疑经

2.1分章不当(3例)

2.2阙典(2例)

2.3阙文(3例)

2.4字误(3例)

2.5衍文(2例)

2.6义不可晓(2例)

第三章《论语辨惑》之疑朱《注》

3.1驳朱说

3.1.1训诂之说(8例)

3.1.2义理之属(18例)

3.2简众议

第四章《论语辨惑》之特色

4.1人情说

4.2以意逆志

4.3语法文势

结 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成果

展开▼

摘要

王若虚是金代著名儒生,他为官清正,治学严谨,于四书学颇有心得。其《论语辨惑》是金代论语学的重要著作,但因学界对金代经学研究比较薄弱,而长期受到忽视。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介绍了王若虚及其《论语辨惑》。第一部分是介绍王若虚的家学传统及其生平经历,并将王若虚的生平放到金末儒学发展的概况下去论述。第二部分是介绍《论语辨惑》的内容,本文将《论语辨惑》的61个条目都作了细致的分类,按其批评对象分归属为对经文本身存在问题的质疑、对朱熹注解问题的批评、对朱熹所征引文献问题的批评。并将历来的代表性论语著作与之对比,以此梳理相关条目在经文阐释过程中的演变,反映王氏著述的观点和立场。第三部分是分析《论语辨惑》的解经特色,本文认为《论语辨惑》有三方面的特色,一是王氏推崇的“人情说”,二是解经中运用“以意逆志”的方法,三是注意语法文势的规范。
   本文认为《论语辨惑》所质疑者不惟《集注》一书而已,亦有对经文本身的疑问和对前人注解的指摘。应该说,单从《论语辨惑》来看,王氏此书是以朱熹《集注》为依托而延展开去对《论语》相关问题的探讨,其目的不是要贬抑朱学,而是力图匡正朱学,使其更符合圣人旨意而已。也就是说王若虚是以质疑《集注》为途径去达到追寻经文本义的目的。
   王氏此书,持论公允,摒除汉宋门户之见,对我们研究金末儒学经典的传播及金代儒生的观念立场会有所帮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