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近代上海八仙桥城区之嬗变(1860—1949年)
【6h】

近代上海八仙桥城区之嬗变(1860—1949年)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附图

引言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回顾

三、研究的问题与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写作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八仙桥的来历

第一节八仙桥地域社会的形成

一名称由来和地域范围

二发展概况与沿革

第二节八仙桥地区的早期形态

一农业社会

二民众的生活方式

第二章租界扩张后的八仙桥地区

第一节法租界的扩张及影响

一炮声后的租界:一个特殊的社会

二法租界三次扩张及八仙桥地域范围的演变

三近代市政的出现

第二节沧桑大世界——由传统到近代的八仙桥

一八仙桥道路房屋的发展

二八仙桥娱乐业的起兴

三八仙桥日渐繁盛的商业

四八仙桥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三节近代教育机构的出现及影响

一“洋学堂”的崛起和中法学堂的设立

二八仙桥基督教青年会

三教育机构对八仙桥地区的影响

第三章八仙桥城市化特征的多面剖析

第一节八仙桥的社会结构

一华洋交错的原因和居民分布的特点

二八仙桥居民的社会生活

三八仙桥的居民流动及其职业特点

第二节八仙桥与黑社会

一龙蛇共舞的繁华之地

二黑社会的巢穴

三畸形繁荣的“烟、赌、娼”

尾声 八仙桥地区的新生(1949-1952)

结束语

附录

参考资料

后记

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试图采用城区史研究的路径与方法,以近代上海八仙桥城市化进程作为研究对象,以探寻八仙桥城区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特殊性和规律。 上海开埠前,八仙桥地区,坟田浜溪交错,大部分属于潮州山庄。境内有自然村落错落散布,闻伴寺观、祠堂、殡舍、茔冢,呈现一幅田野写真。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八仙桥的东部(周泾浜的东岸)被划入法租界。近代化因素逐渐影响到该地区,使乡村田野开始变化。1900年法租界向西扩展,八仙桥地带全部被划入租界。法租界的扩张,引起了八仙桥地域范围的扩大。 法租界越界道路的修筑、近代市政出现,推动了八仙桥的城市化进程,促使了八仙桥地区农村社会因素向近代城市化的转型。20世纪初,以“华洋菜场”为中心的八仙桥区片开始形成,1917年大世界等一批公共娱乐场所相继出现,周围一带开始繁荣,带动了商业的日渐繁盛,出现了大世界区片,引起了八仙桥社会生活的变化。八仙桥地域范围有所缩小。 为了和公共租界竞争,法租界当局对上海市面流行的‘烟、赌、娼’施行‘驰禁’政策,有意采取‘以毒攻毒’、‘以华治华’之策,将居住在八仙桥的帮会人物黄金荣等人招入巡捕房,纳入租界的轨道,八仙桥成为上海滩黑社会的巢穴。 30年代初,附近建造大批旧式里弄。30年代后,八仙桥地区进入繁荣时期。经过1932年的“一二八”、1937年的“八一三”两次战火,南市、浦东、闸北、郊县及邻省居民纷纷逃入法租界避难,人口骤增。一些名店、大店先后迁至附近营业,当时十余家银行及大小银楼星罗棋布汇集于此,八仙桥地区出现了畸形发展。一时间烟馆、赌台、妓院、舞厅、旅馆、大小饭店又应时而起,流氓、地痞、恶霸麋集,成为藏污纳垢之地。 上海解放后,经过彻底的治理整顿,八仙桥形成了经济繁荣、社会秩序良好的区域。随着近代上海黑社会巢穴的消失,一些旧建筑物的拆除,八仙桥地区逐渐被现代建筑群和绿地广场所覆盖,其地域缩小到今天不足1平方公里的范围。 纵观八仙桥百年来城市化进程,可以看出城区的繁荣与发展主要取决于三种因素:即市政的合理规划,人口与素质的合理利用,第三产业的积极开发。但是,如果过分放纵,控制不当,则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城市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