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我国民间审计模式的研究——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应用研究
【6h】

对我国民间审计模式的研究——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导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2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1.3本文的目的

第2章国内外对民间审计模式所作出的研究综述

2.1国内的研究

2.2国外的研究

第3章民间审计模式的演变及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创新性

3.1审计模式的发展历程

3.2各个阶段民间审计模式的横向比较

3.3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创新性

第4章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及运作程序

4.1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论基础

4.1.1战略管理理论

4.1.2系统论

4.1.3舞弊动因理论

4.1.4风险管理理论

4.2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概念

4.2.1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的审计风险

4.2.2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的审计重要性

4.2.3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审计风险模型

4.2.4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的企业内部控制

4.3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运用的程序

4.3.1风险评估

4.3.2制定审计计划

4.3.3实施审计程序

4.3.4风险再评估及修改审计计划

4.3.5审计报告阶段

4.4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方法

4.4.1审计风险评估

4.4.2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4.4.3审计样本量的确定

4.4.4分析性复核

第5章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实际运用案例分析

5.1科龙案件的相关背景资料

5.2德勤在科隆舞弊案件中所扮演的角色

5.3如何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引入以改善审计结果

5.3.1了解并分析企业情况

5.3.2确定风险预警信号并评估审计风险

5.3.3制定审计措施

第6章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6.1结论

6.2在我国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必要性

6.2.1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更好的满足了环境的变化

6.2.2适应现代审计目标多样化的要求

6.2.3经济发展要求审计准则国际趋同

6.3我国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可行性

6.3.1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政策上给与了大力支持

6.3.2我国拥有大量的审计行业后备人才

6.4我国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时需要解决的问题

6.4.1提商注册会计师的认知能力和综合素质

6.4.2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

6.4.3将审计成本的增加限制在合理范围内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我国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了48项会计准则,力求实现审计模式与国际趋同。21世纪之初在世界资本市场频繁发生的财务报表舞弊案件让全世界哗然,也给审计职业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迫使会计专家和审计执业者们研究并改革更为全面有效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新模式。 文章通过综合国内外对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论研究成果,针对当前我国民间审计中出现的审计失败和财务舞弊问题,着重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论体系和应用程序和所采用的方法进行系统和深入的探讨,力求使当今国内审计实务界对所采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新方式能有进一步的深刻了解和认识。 文章回顾从审计事业发生至今,审计模式变革所经历的四个阶段: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以及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并横向比较了它们的异同,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中的理论基础,核心概念和运作程序一一进行分析,总结适合我国运用的民间审计所能够采用的程序和方法,得出了我国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可行性条件与实现目标。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审计技术方法在系统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等基础上的重大创新,只有通过不断完善该技术,才能达到不断扫除障碍达到成功实施的目的。所以,在我国要循序渐进地推进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技术,以保障该技术的顺利推广和实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