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羌塘盆地隆鄂尼-鄂斯玛地区中侏罗统布曲组岩相古地理研究
【6h】

羌塘盆地隆鄂尼-鄂斯玛地区中侏罗统布曲组岩相古地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沉积学发展及研究现状

1.2.2 古地理学发展及研究现状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和工作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工作方法

1.4 完成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认识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地层

2.2.1 地层分区

2.2.2 地层特征

第3章 岩石学特征

3.1 陆源碎屑岩

3.1.1 砂岩

3.1.2 粉砂岩

3.1.3 泥岩

3.2 碳酸盐岩

3.2.1 石灰岩

3.2.2 白云岩

3.2.3 白云质灰岩及灰质白云岩

3.2.4 蒸发岩类

第4章 沉积环境分析

4.1 沉积构造特征

4.1.1 藻作用的构造

4.1.2 暴露成因的构造

4.1.3 水动力作用的沉积构造

4.2 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4.3 基干剖面分析

4.3.1 巴格底加日中侏罗统布曲组剖面

4.3.2 格鲁关那中侏罗统布曲组剖面

4.3.3 日尕尔保中侏罗统布曲组剖面

4.3.4 曲巴地贡玛中侏罗统布曲组剖面

4.3.5 戳润曲中侏罗统布曲组剖面

4.4 沉积相类型

4.4.1 潮坪相

4.4.2 泻湖相

4.4.3 陆棚相

4.4.4 三角洲相

第5章 岩相古地理研究

5.1 古地理图的编图思路及方法

5.1.1 室内准备工作

5.1.2 野外调查与沉积相剖面测量

5.1.3 野外资料整理与试验工作

5.2 研究区中侏罗世布曲期岩相古地理展布特征

第6章 岩相古地理与油气

6.1 沉积相与生油岩分析

6.2 沉积相与储集层分析

6.3 有利油气远景区预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岩相古地理是研究沉积作用和一系列的盆地演化,分析不同沉积环境下沉积物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而分析油气及固体矿产形成的物质基础与条件、油气与固体矿产资源潜力的分布规律,并且进一步指导它们的勘探工作。
  本论文的题目来自于《羌塘盆地金星湖-隆鄂尼地区油气资源战略调查》项目之“羌塘重点区块调查与评价”子项目,选取子项目中的隆鄂尼-鄂斯玛地区的中侏罗统布曲组为研究对象,本文运用现代沉积学理论,对研究区布曲组进行了详细的岩石、结构、沉积构造、沉积相以及岩相古地理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中侏罗统布曲组的生油、储层、有利油气远景区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羌塘盆地北界为可可西里—金沙江缝合带,南界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羌塘盆地又被中央隆起带分为南、北两个坳陷。本文研究区属于南羌塘坳陷内的一部分,西起西藏双湖县范围内的隆鄂尼地区,东至安多县附近的鄂斯玛地区,大地坐标为东经88°30′~90°30′,北纬32°30'~33°。
  根据笔者野外实测剖面、观测剖面、路线追踪调查以及钻井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
  1.隆鄂尼-鄂斯玛地区地层在走向上总体呈东西向延伸,在倾向上具有南北分带的特征。依据地层的岩石组合、生物化石特征等,将研究区地层从北向南可划分为三个地层分区,即北部的蒂让碧错-查郎拉地层分区、中部的毕洛错-昂达尔错-达卓玛地层分区、南部的多玛-色哇-扎曲地层分区。蒂让碧错-查郎拉地层分区主要为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组和新生代地层;毕洛错-昂达尔错-达卓玛地层分区以发育布曲组含油白云岩、颗粒灰岩及少量膏盐岩、褐色及紫色砂岩、粉砂质泥岩等为特征;多玛-色哇-扎曲地层分区发育布曲组暗色微泥晶灰岩夹少量泥页岩。
  2.研究区中侏罗统布曲组的岩石类型主要以碳酸盐岩为主,碎屑岩比较少。只有在研究区东边的曲巴地贡玛至达卓玛一带发现了砂岩、粉砂岩、泥岩以及多玛-色哇-扎曲地层分区内的曲瑞恰乃剖面、戳润曲剖面等发现了泥岩。碳酸盐岩中主要为灰岩以及白云岩并且大面积分布,灰岩主要为各种颗粒灰岩以及泥晶灰岩;白云岩中可见大量的藻纹层白云岩以及晶粒白云岩;部分地区可见少量的石膏。
  3.通过对布曲组五条基干剖面各方面综合研究,结合白云岩及顶底板灰岩的包裹体测温和碳氧同位素数据分析,研究区内的沉积相可划分为:潮坪相(包括潮下浅滩相)、泻湖相、陆棚相。
  4.在多条单剖面沉积相分析基础上,结合数十条路线追踪剖面调查分析和布曲组上(夏里组)、下(曲色色哇组)层位特殊岩类(油页岩、膏盐岩)分布及古地理继承性分析,编制了隆鄂尼-鄂斯玛中侏罗世布曲期的岩相古地理图。首次提出研究区可划分为:隆起剥蚀区、潮坪相带、泻湖相带、潮下浅滩相带和陆棚相带等5个相带。
  5.在岩相古地理的研究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以及测试分析结果,对隆鄂尼-鄂斯玛地区的生油、储层、有利油气远景区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认为古油藏带的生油岩主要分布于泻湖相带,储层主要分布于泻湖相周围的潮坪及潮下浅滩相带,有利油气勘探远景区应为研究区东段的鄂斯玛北地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