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藏西南部霍尔地区变质岩及变质作用
【6h】

西藏西南部霍尔地区变质岩及变质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2.1 地层

2.2 岩浆岩

2.3 构造

2.3.1 大地构造位置

2.3.2 构造单元划分

第3章 新元古代早期巴隆岩组区域变质岩与变质作用

3.1 变质岩石

3.1.1 岩石类型及特征

3.1.2 岩石化学特征

3.1.3 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2 原岩恢复与沉积环境分析

3.2.1 原岩恢复

3.2.2 原岩建造及沉积环境分析

3.3 主要变质矿物

3.4 变质相及变质期次划分

3.4.1 高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

3.4.2 低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

3.4.3 低绿片岩相退变质作用

第4章 区域变质岩与变质作用

4.1 高绿片岩相变质岩石

4.1.1 岩石类型及特征

4.1.2 主要变质矿物特征

4.1.3 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及变质相

4.2 低绿片岩相变质岩石

4.2.1 岩石类型及特征

4.2.2 主要变质矿物特征

4.2.3 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及变质相

第5章 接触变质岩与变质作用

5.1 主要岩石类型及特征

5.1.1 新元古代接触变质岩

5.1.2 接触变质岩

5.2 主要变质矿物特征

5.3 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变质相及变质带

5.3.1 接触变质相、变质带划分及与区域变质相的对比

5.3.2 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及变质带

5.4 接触变质作用及变质带的分布特征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霍尔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变质岩系,包括区域变质作用与变质岩、接触变质作用与变质岩及动力变质作用与变质岩。本文对区域变质作用与变质岩、接触变质作用与变质岩进行了总结。区域变质作用波及了新元古代早期巴隆岩组和志留纪至三叠纪地质体,新元古代早期巴隆岩组经历了三期区域变质作用的叠加改造,第一期为高角闪岩相,第二期为低角闪岩相(主要),第三期为低绿片岩相。志留纪至三叠纪地质体经历了一期绿片岩相区域变质作用的改造,可分为高绿片岩相与低绿片岩相。接触变质作用主要由中新世花岗岩引起,接触变质岩分布于花岗岩体外接触带的新元古代早期巴隆岩组及石炭系中。对巴隆岩组变质岩进行了原岩恢复,结合变质岩岩石组合特征等综合分析,初步认为巴隆岩组变质岩的原岩建造以次稳定型复陆屑建造和非稳定型杂砂岩建造为主,总体以海陆交互相碎屑岩建造为主,夹有火山碎屑沉积岩建造、碳酸盐岩建造,形成于相对不太稳定的海陆交互相沉积环境。根据变质地质体的变质程度、接触关系、相关同位素测年资料及结合区域地质特征综合分析,建立了本区变质事件序列。第一期高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与第二期低角闪岩相区域变质是新元古代早期巴隆岩组独立经受的区域变质作用。第三期变质事件包括绿片岩相区域变质作用和洋底变质作用。第四期洋底变质作用应发生于晚侏罗世末期,属燕山中期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第五期变质事件为角闪角岩相至辉石角岩相接触变质作用,发生于中新世复式花岗岩体侵入期及随后,属喜马拉雅早期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