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凉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6h】

凉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生态环境变化已成为人类关注的热点

1.1.2 3S技术为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监测提供新的机遇

1.1.3 凉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监测的必要性

1.1.4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工作流程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基础数据来源

2.1 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象水文

2.1.3 生物与矿产资源

2.1.4 社会经济状况

2.2 凉山地区主要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2.3 基础数据来源

第3章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数据库的建立

3.1 基础数据处理平台

3.2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3.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3.4 基础数据预处理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4.1 评价指标基础数据预处理

3.4.2 评价指标数据空间插值

3.4.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4章 生态环境脆弱性现状评价与分类定级

4.1 评价指标标准化

4.2 评价指标权重

4.3 生态环境脆弱性现状评价

4.4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分类定级

第5章 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

5.1 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空间格局

5.1.1 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分布特征

5.1.2 生态环境脆弱度区域差异分析

5.2 生态环境脆弱性时间格局演变

5.2.1 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速度

5.2.2 生态环境脆弱性整体状态与趋势变化

5.2.3 态环境脆弱性整体质量变化分析

第6章 应对措施与建议

6.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6.2 实现科学规划,分区重点监控与治理

6.3 应用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力

6.4 完善生态环境变化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立

成果与展望

主要成果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展开▼

摘要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本条件,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环境的改变不仅与自然环境变化有关,更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恰当的处理好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战略意义。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与自然环境间的矛盾日趋明显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核心内容之一。
  凉山州地处四川省西南方且与云南省接壤,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地域,也是全省乃至西部重要生态功能区。凉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状况不仅与境内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息息相关,甚至会对全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全面掌握凉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状况和实现该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综合治理与恢复性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本研究从理论方面对国内外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详细阐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将西南山地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典型区凉山州作为研究对象,从该地区现实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出发,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已有成果对2000~2015年间凉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时空格局演变规律进行探索与分析,以期为当地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通过对2000~2015年凉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规律的探索与分析,研究主要取得如下成果:
  (1)凉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度整体上呈现出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的梯度变化特征。总体而言,凉山州南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程度与北部地区相比相对较高,生态系统受到的破坏程度相对明显,生态环境质量也相对较差。
  (2)就生态环境脆弱度空间分布差异性而言,凉山地区各等级脆弱度评价单元在空间分布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重度和中度脆弱带主要分布于州内社会经济相对发达且人口分布相对集中的几个县市的部分区域,微度和潜在弱区则主要分布于凉山州西部和东北部大部分区域。
  (3)从时间角度对凉山地区整个时段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变化概况进行分析,各等级脆弱度评价单元的单一动态变化速率,表现为中度>潜在>重度>微度>轻度;凉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综合动态变化速率数值偏小,表明该地区生态环境整体脆弱性变化速度不明显;整体状态与趋势变化指数则描述出,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整体处平衡状态,各等级脆弱度间呈现显著的双向转换变化状态;最后,就生态环境脆弱性综合指数变化状况分析,结果表明凉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状况整体有逐渐好转的变化趋势,客观反映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保力度的加大,人们对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所采取的系列重大措施,正在逐步发挥出更加明显的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