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与储层预测——以塔河二区东-一区阿四段为例
【6h】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与储层预测——以塔河二区东-一区阿四段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1.1.1 选题依据及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2.2 高分辨率地震储层预测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构造特征

2.2 研究区构造特征

2.3 地层及岩石特征

第3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3.1 基本理论

3.1.1 基准面与基准面旋回

3.1.2 可容纳空间与沉积物体积分配

3.1.3 相分异原理

3.1.4 旋回等时对比法则

3.2 地层划分与对比

3.2.1 典型井单井地层划分

3.2.2 标志层

3.3 基准面旋回界面识别

3.3.1 短期旋回基准面识别

3.3.2 中期旋回基准面识别

3.3.3 长期旋回基准面识别

3.4 等时地层格架对比

3.4.1 建立等时地层格架的原则

3.4.2 连井等时地层格架剖面选取

3.5 砂体展布

3.5.1 旋回与砂层组对应关系

3.5.2 砂体连井对比

3.5.3 砂体纵横向展布特征及规律

第4章 沉积相

4.1 研究区沉积演化及沉积特征

4.2 沉积相研究

4.2.1 单井相分析

4.2.3 地震相分析

4.2.4 平面相分析

第5章 高分辨率地震储层预测

5.1 储层发育特征分析

5.2 地震多属性研究

5.2.1 属性提取

5.2.2 地震属性分析

5.2.3 地层体切片

5.2.4 重点井区属性分析

5.3 储层反演

5.3.1 测井曲线标准化

5.3.2 曲线重构

5.3.3 井震标定

5.3.4 随机反演

5.4 重点井区含油砂体展布与储层预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塔河油田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北部,本次研究的三叠系阿四段泥夹砂地层是塔河油田含油薄砂体主要勘探目的层之一,勘探程度还较低。
  本文以阿四段薄砂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综合运用钻井岩芯、测井、地震资料,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和地震储层预测技术方法等作为理论指导。由点—线—面和井震结合的研究思路,对阿四段地层进行了单井小层划分和沉积微相研究;建立了中期旋回内等时地层格架对比剖面,进行旋回内小层砂体精细对比,研究含油薄砂体横向展布规律;结合旋回内地震相和砂体厚度进行平面优势相研究;最后运用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和随机反演方法对重点井区进行储层预测。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在主要取芯井段建立短期基准面旋回划分模板,由此完成82口单井沉积旋回划分,将三叠系阿三段和阿四段地层划分1个长期旋回(LSC1)、4个中期旋回(MSC0-MSC3)和10-12个短期旋回,由此建立了以中期旋回和短期旋回为等时地层对比单元的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并将砂体在旋回内进行精细对比研究。总结各旋回内砂体横向展布特征:MSC1旋回内砂体主要发育在上升半旋回早期,以水下分流河道砂沉积为主;MSC2旋回内砂体主要发育在下降半旋回晚期,主要以滩坝砂和席状砂沉积为主,河道砂体发育减少;MSC3旋回内砂体多发育在上升半旋回早期,主要沉积水下分流河道砂。
  建立了以岩芯和测井相为指导的沉积相分析方法,通过旋回内砂体展布特征,完成了从单井—连井—平面的沉积相研究,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两个主要微相和滩坝砂、河口坝、前缘席状砂三个次要微相,完成中期旋回内平面优势沉积相研究。在旋回内砂体平面展布特征和平面优势相的指导下,完成中期旋回内地震多属性提取,找到含油河道砂体地震响应特征,并以已知井为中心,建立地震反演剖面,研究含油砂体横向展布变化和纵向厚度变化,实现了预测含油砂体厚度和有利储层发育区块的目的。
  通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与高分辨率地震储层预测的有机结合,能够更加有效的识别和预测薄砂体空间展布特征和对含油薄砂体的展布规律进行精细的刻画,实现有利储层发育区高精度预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