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什邡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6h】

什邡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基本概念

1.2.1 生态环境

1.2.2 城市生态环境

1.2.3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1.2.4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第2章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综述

2.1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2.2.1 评价的指导思想

2.2.2 评价的原则

第3章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3.1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

3.2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

3.3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程序

3.4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4.1 指标选取原则

3.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4.3 评价指标标准的确定

3.5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

3.5.1 指标权重概念

3.5.2 层次分析法

第4章 什邡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4.1 研究区域概况

4.1.1 自然环境概况

4.1.2 社会经济概况

4.2 什邡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

4.3 什邡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4.3.1 层次分析法模型的建立

4.3.2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

4.3.3 综合评价的计算

4.3.4 评价依据

4.3.5 各层指标指数计算结果

4.3.6 综合评价分析

4.4 城市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4.5 综合整治建议

4.5.1 加强环境建设,提高环境质量

4.5.2 发展循环经济,厉行资源节约

4.5.3 重视环境管理,完善基础设施

4.5.4 重视科学教育,注重人才培养

4.5.5 宣传环保意识,引导公众参与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城市是人类集中居住和活动的场所,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干扰最集中、最强烈、最频繁,因而环境问题也最突出、最严重。现代工业的兴起和城市的迅速发展,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强了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人类大幅度地改变了自然生态环境的结构,改变了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功能,虽然扩大了人类的生存空间,改善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但同时也带来了复杂的城市环境问题。工业生产和消费过程的排放“三废”物质、有毒有害物质,是人类和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从未曾遇到过的。农药的污染已经遍布全世界,随着城市的发展,酸雨、光化学烟雾出现越来越多,这些已经产生了许多不良后果,并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几乎是同时产生的。国外发达国家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大体上与其相应的手工业、近代产业革命和现代化生产相同步。随着都市化、现代化的发展,城市作为一个运动着的客体,其活动频率和活动容量都在随时间不断增加,城市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大。城市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强化,于是出现了一系列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城市强大的经济活力、丰富的物质文化条件和就业机会,对农村人口有强大的吸引力。进入20世纪以来,城市人口急剧增长。我国城市化虽然起步较晚,但城市人口增长的速度却十分惊人。城市人口膨胀带来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人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目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城市人口膨胀问题的冲击,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城市人口集中,工商业集中,交通拥挤,车辆堵塞,交通事故频繁。城市的发展,常常使城市呈无政府状态地向四周蔓延,造成城市功能混杂,建筑稠密,缺乏空地、阳光、绿地、新鲜空气,使环境变得恶劣。城市人口密度大,人工设施密度高,道路密布,能流、物流的规模、强度大。为了生产的需要,许多国家常使相邻的工业区或城市相连成片,形成“大工业地带”。由于城市处于高密度、超负荷运转状态,因此城内空气、水体、土地、空间及一切基础工程设施都承受着超载的负担,从而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并造成恶性循环。城市用水集中、量大、增长快,因此缺水现象严重。大量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入江河,使水质恶化,并影响水中鱼类的生存。水资源因受污染而降低或丧失使用价值,使水资源更加短缺。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导致城市人中高度集中,食物、住房、道路、交通、娱乐、教育等需求量剧增,资源、能源大量消耗,而经济基础薄弱,技术落后,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重。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的发生对四川省什邡市造成了严重破坏。什邡市处于龙门山断裂带,受损严重,被列入全国十个极重灾区之一。什邡市山区范围内造成大面积的崩塌、滑坡及相应形成的泥石流和堰塞湖,动物栖息地,珍稀动植物,原生植被和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均受到严重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发生改变,生态系统功能遭到损害。随着灾后重建工作的进行,近年来什邡市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一定改善,但就长远可持续发展而言,进行合理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以什邡市为评价对象,从社会,经济和自然三个方面,对什邡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合城市的发展现状和所需数据的可获得性,对2007年至2012年期间什邡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根据什邡市的生态环境特点,建立了包括社会指标、经济指标、自然指标三大因素在内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从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数据可获取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化水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人均住房面积、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人均GDP、GDP增长率等具体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什邡市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合理分析,从而进一步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如下:
  在2007年至2012年期间,什邡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能力大体上呈平稳递增的趋势,除了2008年受汶川大地震的影响,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波动。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由2007年的0.337发展为2012年的0.412,总体程度依然偏低,但发展速度相对平稳。从指数分级情况来看,什邡市的生态环境由2007年的4级标准发展提升到2012年的3级标准,总体程度依然较低,但城市生态环境状况逐步改善,社会、经济和自然保持一定的可持续发展性。
  在什邡市整体环境发展中,社会环境总体发展较为平稳,2009年至2011年期间有小幅波动,但在2012年发展迅速。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各项社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失业率大幅降低,污染控制取得一定成效。经济环境整体上发展缓慢,2008年因地震影响大幅度回落,但随着灾后重建的进行,产业结构迅速调整,2009年各项经济指标就已恢复甚至超越震前水平。之后直至2012年,逐年稳步发展,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总体水平依然较低。自然环境相对发展较为迅速,2008年因地震影响,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山区受损极其严重,生态系统结构发生改变,但由于灾后重建工作的积极推进,自然环境的生态修复发展迅速,2010年就已超越震前水平。之后直至2012年,发展速度大幅提高,尤其在绿化建设方面发展极其迅速,城市环境得以改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