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维地质建模及裂缝预测的应用研究——以五百梯区块石炭系黄龙组气藏为例
【6h】

三维地质建模及裂缝预测的应用研究——以五百梯区块石炭系黄龙组气藏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碳酸岩储层研究现状

1.2.3 碳酸岩储层裂缝预测研究现状

1.3 研究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第2章 基本原理

2.1 变差函数的基本原理

2.2 克里金插值方法原理

2.3 序贯指示模拟的基本原理

2.4 裂缝预测的基本原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五百梯石炭系黄龙组气藏地质概况

3.1 区域地质背景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构造特征

3.1.3 地层格架

3.1.4 有效储层相分析

3.2 储层特征

3.2.1 沉积特征

3.2.2 储层物性特征

3.2.3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三维地质建模的应用研究

4.1 三维地质建模的技术路线

4.2 数据准备

4.3 构造模型建立

4.3.1 模拟边界及网格设计

4.3.2 建立断层模型

4.3.3 建立地层格架模型

4.4 有利储层相建立

4.4.2 数据分析

4.4.3 有效储层相模型

4.5 相控属性建模

4.5.1 离散化算法研究

4.5.2 相控孔隙度模型的建立

4.5.3 渗透率模型

4.5.4 含水饱和度模型

4.6 三维地质建模应用效果分析

4.6.1 模型检验

4.6.2 模型储量计算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三维裂缝建模的应用研究

5.1 蚂蚁追踪影响因素分析

5.1.1 种子点数优选

5.1.2 觅食路线的偏移度优选

5.1.3 蚂蚁搜索步长优选

5.1.4 非法范围优选

5.1.5 法定范围优选

5.1.6 搜索终止门槛值优选

5.1.7 确定蚂蚁追踪提取参数

5.2 三维裂缝模型的建立

5.2.1 裂缝建模的技术路线

5.2.2 三维裂缝模型的建立

5.3 三维裂缝建模应用效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五百梯区块石炭系黄龙组气藏发现于1989年9月,1992年12月投入试采,1995年编制气藏开发方案,2001年完成气田整体开发方案。受沉积、成岩及构造运动共同制约,发育海侵背景下碳酸盐岩裂缝-孔隙型气藏,气藏受构造运动控制,发育多条西倾逆断层,形成向南逐渐下倾的多级断阶,各断阶伴有牵引挠褶,使得气藏层间连通性变差。气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平面、层间、层内矛盾日益突出,针对气藏开发中后期出现的种种问题,以气藏精细描述为手段、开展三维随机建模,真实还原气藏地下地质特征,识别气藏有利储层区和裂缝发育区,可进一步深化气藏认识,弄清气藏潜力,为进一步的滚动勘探开发提供依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如下主要研究工作:
  (1)对五百梯石炭系气藏的区域地质背景和储层特征进行评价分析,研究可知:黄龙组可以细分为:C2hl1、C2hl2和C2hl3等三个岩性段,气藏主要发育在C2hl2;黄龙组一段为萨勃哈沉积、二段为开阔—局限海沉积、三段为开阔海碳酸盐岩沉积;研究区储层物性表现为中~低孔隙度,岩心基质渗透率较低,含水饱和度较低,储层非均质性较严重。
  (2)在综合利用地震、钻井、测井及生产动态数据等资料基础上,结合前人在沉积、储层、测井等前期研究成果,对五百梯-五里灯区块石炭系黄龙组气藏进行了三维地质建模,建立了三维地质构造模型、有效储层相模型、净厚比、孔隙度、渗透率等属性参数模型;通过对属性参数的检验,验证三维地质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确定三维地质建模的应用效果。
  (3)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分析不同蚂蚁追踪属性参数对最终追踪效果的影响,优选出适合五百梯石炭系气藏的属性参数设置:蚂蚁种子点数为7,觅食路线的偏移度为2,搜索步长为4,非法范围为1,合法范围为3,搜索终止门槛值为10%。
  (4)利用三维地震数据体,通过蚂蚁追踪技术,获得了蚂蚁追踪属性体,依据自动提取裂缝技术,建立研究区的三维裂缝模型;对预测的裂缝参数进行可靠性检验,验证裂缝预测的应用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