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神经网络方法在致密砂岩可钻性中的建模——川西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可钻性研究
【6h】

基于神经网络方法在致密砂岩可钻性中的建模——川西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可钻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1章前言

1.1致密性岩可钻性评价研究的重要性

1.2岩石可钻性评价的研究现状

1.2.1 Dc指数模型公式

1.2.2“岩石可钻性预测”模型在钻速预测中的应用

1.2.3微钻头试验法

1.2.4钻时系数法

1.2.5通用钻速方程反求法

1.3论文的主要技术路线

1.4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第2章研究区地质背景

2.1研究区地质概述

2.1.1研究层段的岩性特征

2.1.2研究层段的物性特征

2.2研究区气藏勘探开发现状

2.3研究区储层特征

2.3.1蓬莱组储层特征

2.3.2上沙溪庙组储层特征

2.3.3须家河组须五段储层特征

2.3.4须家河组须四段储层特征

2.3.5须家河组须三储层特征

2.3.6须家河组须二段储层特征

2.4研究区可钻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3章非线性回归

3.1非线性回归原理

3.2非线性回归方法

3.2.1常规的岭回归方法

3.2.2非线性岭回归方法

3.3非线性回归模型

3.3.1 Logistic模型

3.3.2指数模型

3.3.3幂函数模型

3.3.4幂指函数模型

3.4非线性回归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4章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4.1径向基函数

4.2径向基函数网络的提出及其特点

4.2.1径向基函数网络研究中的一些重要结论

4.3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拓扑结构

4.4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学习

第5章RBF评价川西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可钻性

5.1关于录井数据的预处理

5.1.1分层识别

5.1.2录井数据归一化处理

5.1.3可钻行相关因素分析

5.2建立网络模型

5.3可钻性仿真研究

第6章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和勘探开发的进行,致密砂岩气藏勘探开发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致密气资源极为丰富,第三次油气资源评价显示,致密气资源量约12×10<'12>m<'3>,占天然气总资源量40﹪左右,这些致密气主要赋存于四川、陕甘宁、松辽、塔里木、准噶尔和柴达木盆地。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香溪群埋深2100-3600m,厚度450-1000m,为一套自生自储巨厚砂体,其中主力产气层香四、香二段岩性主要为灰色、灰白色中粒长石石英砂岩、中粒岩屑长石石英沙岩。储层孔隙度分布范围在1.39﹪-12.22﹪,平均孔隙度5.71﹪,渗透率分布在(0.001-0.953)×10<'-3>μm<'3>,平均渗透率为0.064×10<'-3>μm<'3>。压汞资料分析表明,最大喉道半径为0.77-2.42um,饱和中值喉道半径为0.06-0.387um,其中50﹪的喉道半径在0.25μm以下。该储层为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 本文以川西须家河组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选取该地区的川孝新560井作为标准井,结合该井的录井资料建立起该地区的致密砂岩可钻性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并对该地区的最新855井致密砂岩层进行了可钻性值预测。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较深入的探讨: 1)综合国内外岩石可钻性评价的现状,分析了目前现阶段的主要成果以及不足,得到了目前传统的可钻性评价方法还不太适合于致密砂岩可钻性评价,而且各方技术人员都在积极探索评价致密性岩储层物性的有效方法,准确评价致密性岩储层物性已成为目前天然气勘探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2)考虑引进非线性多元回归解决致密性岩可钻性的研究,系统阐述了非线性回归的理论,方法以及一些常见的非线性回归模型,最后通过分析提出了用非线性回归解决致密性岩可钻性研究的难题及解决方法。 3)用神经网络方法评价致密砂岩可钻性:运用RBF神经网络结合录井资料,通过对致密砂岩可钻性相关因素的分析,采用RBF网络模型进行拟合和预测。依据川西须家河组的钻井数据进行网络学习训练和预测,得到还较好的结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