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耳玄府”理论研究及耳鸣、耳聋疾病用药分析
【6h】

“耳玄府”理论研究及耳鸣、耳聋疾病用药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耳玄府的理论研究

1、玄府理论的文献研究

1.1古代文献研究

1.2现代文献研究

2.耳玄府理论文献研究

2.1古代文献研究

2.2现代文献研究

3、耳玄府理论探索

3.1耳玄府的概念

3.2耳玄府的生理功能

3.3耳玄府的基本病机

3.4耳玄府病变的治疗

第二部分耳鸣、耳聋疾病用药分析

1、研究方法

1.1处方来源与筛选

1.2 分析软件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方剂的录入与核对

1.6 统计分析

2、结果

2.1统计报表结果

2.2数据分析结果

3、结论

三、讨论

1.耳玄府理论的探讨

2.耳聋、耳鸣疾病的成方用药讨论

2.1温热药与开通耳中玄府的相关性讨论

2.2辛味药与开通耳中玄府的相关性讨论

2.3不同功效的药物与开通耳中玄府的相关性讨论

3.耳玄府理论对耳科疾病用药的指导意义

四、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一:综述:耳聋耳鸣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附件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耳聋、耳鸣统计成方109首

附件三: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1.通过古今文献的挖掘梳理分析,对“耳玄府”理论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形成较为系统的“耳玄府”理论,为分析耳科疾病的病机,指导耳科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2.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中耳聋、耳鸣疾病的109首成方用药进行初步分析,初步了解其配伍用药的性味、功效、组方特点,探讨其作用机制与耳玄府的相关性,揭示开通耳玄府治法在治疗耳聋、耳鸣疾病中的重要性,以及对临床配伍用药的指导意义,以期为耳科疾病的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利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学校图书馆资源、《中华医典》等电子书籍,全面收集古今医家有关玄府、“耳玄府”的相关文献,对“耳玄府”理论进行初步探讨。
  2.统计分析法:运用中国中医药研究所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中治疗耳鸣、耳聋的方剂。对耳鸣耳聋用药的证候、四气五味、功效等特点进行归类分析。
  结果:
  1.文献研究表明,古代医家对玄府学说已有较为丰富的认识,并在理论与临床中扩展至各科疾病,并认为“听户闭塞”为耳病的基本病机之一,采用通窍开玄法治疗耳聋等疾病。现代医家在玄府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理论、实验及临床研究对耳玄府理论已有初步认识,并已逐渐形成理论系统,用于指导临床实践。
  2.统计结果表明,耳聋多实证,耳鸣多虚证。耳聋、耳鸣整体用药均偏于温性,其中虚证更重视温药使用,实证用药多偏于寒性;甘味药在耳聋、耳鸣的方剂运用中占比最高,苦味药次之,辛味药总体占比第三。二者实证中,辛味药的占比均提升至第二位,仅次于苦味药。实证用药中清热药占据主导地位;虚证用药中补益药为首,多辅助选用活血化瘀药与安神药。
  结论:
  1.通过文献研究,初步形成较为系统的“耳玄府”理论,即耳玄府是广泛分布于耳中的玄微之府;具有转运耳部气血津液,调节耳中神机出入,维持正常听力的作用;耳玄府郁闭,耳窍不养,则出现耳鸣耳聋等多种疾病;开通耳中玄府郁闭,对耳科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耳聋耳鸣病机为多为本虚标实,寒、热、痰、湿等郁闭耳玄府,耳窍失养为耳病一般病机。以耳玄府理论为指导的发散开玄府法、温通开玄法等开通玄府治法在耳聋、耳鸣临床治疗用药中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