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焦槟榔炒制工艺及其质量标准研究
【6h】

焦槟榔炒制工艺及其质量标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前 言

1 课题来源、立题目的及研究现状

2 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1 棕榈科植物简介

2 槟榔及其炮制品研究进展

3 槟榔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第三部分 焦槟榔炮制工艺研究

1 焦槟榔炮制工艺研究

2 中试试制及一般质量检查

3 槟榔不同炮制品对胃肠功能的影响研究

4 槟榔不同炮制品对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研究

5 讨论

第四部分 焦槟榔质量标准提高的研究

1 焦槟榔质量标准(草案)起草说明

2 焦槟榔质量标准(草案)

3 讨论

第五部分 稳定性研究

1 考察方法

2 考察项目及结果

3 结论

4 讨论

第六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综述

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本课题研究制定焦槟榔规范化炮制工艺和可控性质量标准。方法:运用非接触式在线红外测温技术初步探讨焦槟榔炮制过程中的在线监控;依据炮制工艺中对焦槟榔的性状要求,运用色彩色差计考察炮制品内外颜色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筛选焦槟榔的最佳炮制工艺条件,并经过中试验证;设计药理实验,研究槟榔不同炮制品对胃肠功能及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结合生产实际,规定了指标成分的最低限度。对焦槟榔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焦槟榔最佳炮制工艺为:取净槟榔,置热锅中用中火炒制,以29.50℃·min-1的升温速度,高速(80次/分钟)翻转,炒制8分钟。焦槟榔的水提取物促进正常小鼠胃排空和肠推进、增加硫酸阿托品所致胃排空和肠推进迟缓小鼠的胃排空和肠推进、促进胃底平滑肌收缩效果最好。焦槟榔质量标准(草案)主要内容包括:性状、鉴别(粉末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检查(水分)、含量测定等。暂规定焦槟榔水分不得过8.0%,干燥品中槟榔次碱(Arecaidine)含量不得少于0.03%,槟榔碱(Arecoline)含量不得少于0.10%。焦槟榔稳定性研究表明,改进其包装与储藏条件,质量才能得到保证。结论:综上所述,本文研究得到了槟榔炒焦的工艺参数,并在研究中引入非接触在线式红外测温新技术,对其在线监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引入色彩色差仪新技术对焦槟榔“火候”有关颜色进行评测,有助于规范其炮制工艺;研究并提高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本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技术手段,旨在为其他药味炒焦的研究提供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