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对区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6h】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对区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水土保持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水土保持环境效应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水土保持效益和作用的一个主要内容,目的是为政府制订和调整水土保持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针对上述需求,依据水土保持学、农村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区域开发等学科理论,采用收集统计资料、社会经济调查、典型农户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典型区域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给区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进展和新的认识: 1.分析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历史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发现采用经济手段,消除区域贫困,是从根本上治理水土流失的关键和基础。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退化的生态环境、落后的社会经济、快速膨胀的人口互为因果,相互叠加累积,形成了一个“生态贫困双圈陷阱”,即贫困-投资不足-经济效益低下-贫困,形成一个经济恶性循环圈;另外,贫困-扩大开荒(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环境破坏(生态恶化)-贫困,又形成一个生态恶性循环圈,这就是通常所说的PRED怪圈,两个恶性循环链条的连接点就是贫困。以前人们认识到了生态恶性循环,因而采用恢复林草植被、修建淤地坝和谷坊等水土保持技术来治理水土流失,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阶段产生了明显的效果,但是对区域的效果不太理想,水土流失发生的区域经济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是由于忽视了市场经济的作用,没有注重水土流失严重的表象背后还存在一个经济恶性循环,也没有充分认识到经济恶性循环对生态恶性循环有修补、激励和强化的作用,所以当生态恶性循环被水土保持技术措施打破后,由于没有同时采用经济措施打破经济恶性循环,导致它能够修复并重建生态恶性循环,并且通过相互激励、相互强化,使二者变得很不容易被打破,区域的社会经济落后、水土流失严重的局面长期得不到彻底改变。为此引入经济学、社会学、经济地理学等理论,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采用经济手段和技术措施相结合是办法开展水土保持,在思路上要创新,扩大水土保持的内涵和外延,将发展区域的社会经济也纳入水土保持的范畴,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研究水土流失问题,消灭区域性贫困,解决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发展问题,打破两个恶性循环的连接链条,根治水土流失问题。 2.研究发现开展水土保持后,首先由于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引起黄土高原的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发生变化,接着影响到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而引起劳动力就业结构和农民收入结构也发生变化。在农村经济结构分析中发现,水土保持对区域的林、牧业(产值比重)发展并没有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但是对小流域的林、牧业发展却产生了积极影响,小流域的农业产值比重在综合治理后出现下降,林业比重明显上升,绝大多数流域的牧业和副业比重均呈上升趋势。受水土保持的影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其中兼业、季节性外出务工人员占有较高比例,自发外出就业占据主导地位。水土保持还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和收入结构的变化,目前非农产业和进城务工已经成为黄土高原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但是在一些地区苹果业、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猛并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3.分析结果显示水土保持与农村社会经济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水土保持提高了粮食单产水平,有利于加强区域的粮食安全,而充足的粮食供应是开展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等水土保持措施的前提条件。水土保持主要通过三条途径促进农民增收:提高现有土地的生产率、发展高效农业和促进非农化。农民在收入水平提高后会增加对农业和水土保持的投入,另外劳动力转移减轻了土地承受的人口压力,从而减少了人为加速水土流失的发生。但是,近年来农民收入增加对水土保持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由于劳动报酬低,一些地方的农民不愿意参加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农民在水土保持的投资方向上存在偏好,投资的功利性很强,表现为对农业开发比较重视,投资力度也大,这种做法不利于科学、合理地分配使用水保资金。 4.退耕还林对黄土高原粮食安全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后,延安和固原地区的粮食产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减产,固原地区在2000 后逐步回升,并在2003 年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延安地区却持续下降,而定西地区粮食产量反而提高并保持高位稳定。实地调查中发现,如果没有国家的补助,大部分地区无法满足当地的粮食需要。目前固原地区和咸阳地区的粮食产量达到了中等安全水平,延安地区处于低安全水平,而定西地区和榆林地区则处于不安全水平。建议放弃粮食自给的过高要求,重新调整黄土高原粮食生产目标,固原和咸阳两个地区由于已经实现了粮食自给,应保持粮食紧平衡并适时提高;延安地区则以维持当前农民的粮食自给为目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增加投入逐步实现区域粮食自给目标;而定西和榆林则应以实现农民粮食自给为首要目标。 5.构建了一套评价水土保持的社会经济效应指标体系。挑选了农业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粮食产量、流域治理度、土地利用率、基本农田面积、粮食单产、非农业产值共8 个指标组成水土保持社会经济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评估水土保持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6.建立了水土保持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价模型。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很复杂,一般方法很难做出准确的评价,所以本文选择了灰色系统关联法作为评价水土保持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方法,并根据其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用于影响评价,同时采用变异系数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评价结果比较理想。

著录项

  • 作者

    陈国建;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授予单位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学科 土壤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李锐;
  • 年度 200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措施;
  •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农村经济; 社会经济; 经济效应; 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