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用于三级Clos网络的一种高效自寻路交换机制研究
【6h】

用于三级Clos网络的一种高效自寻路交换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1交换网络技术概述

1.2 本文主要工作

1.3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交换结构及交换调度算法研究

2.1交换结构研究

2.2 交换调度算法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用于三级Clos结构的新自寻路交换机制BA-CIS

3.1 三级Clos交换网络架构

3.2 BA-CIS自寻路交换机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BA-CIS机制下的仿真平台设计

4.1 仿真环境

4.2 仿真平台整体运行流程

4.3 仿真平台基本模块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BA-CIS机制仿真结果分析

5.1“信元间插”策略对平均网络时延的影响

5.2分组平均长度对平均网络时延的影响

5.3交换帧长度对平均网络时延的影响

5.4热点业务环境下BA-CIS机制的网络性能表现

5.5混合业务环境下BA-CIS机制的网络性能表现

5.6交换结构端口数增多后BA-CIS机制的网络性能表现

5.7 BA-CIS机制与CRRD算法的平均网络时延对比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本文的主要贡献

6.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网络的快速发展及业务量的爆炸式增长,使得用户对网络带宽的要求日益提高。作为核心的业务结点,交换机和路由器等交换设备大大影响着网络性能表现。
  近年来,业界对交换网络设备的研究主要着力于两点:一是对交换结构体系架构的研究;二是交换网络的交换调度算法设计。在大型可扩展交换系统中,采用多个交换模块组成的多级结构如三级Clos结构等,是常用的解决方案。
  基于Clos结构的交换调度算法有很多,包括传统的RD(Random Dispatching)算法、CRRD(Concurrent Round-Robin Dispatching)算法等,但在高速、高负载量应用环境下,采用这类算法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CRRD算法,它需要采取一定的仲裁策略以及两次匹配过程完成交换,复杂性较高,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造成大量的控制信息在级间传送,这影响了总体的交换性能。
  采用自寻路技术则无需复杂的仲裁机制或多次匹配步骤,交换过程简单易处理。然而,自寻路方式容易因端口冲突而造成交换结构内部阻塞,尤其当网络的负载量增大或突发业务增多时,内部阻塞概率也会随之增大,于是导致端到端交换时延的增加,网络性能随之降低。因此自寻路式的交换机制设计关键在于减少交换结构内部的竞争,以减少信元交换的端到端时延。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基于三级Clos交换结构,提出了一种高效的自寻路交换机制BA-CIS(Bandwidth Arbitration and Cell Interleaving Scheme)。首先,它在交换结构中采用了基于信元的自寻路交换方式,无需很多传统交换调度算法中涉及到的复杂仲裁匹配过程;其次,该机制采取了“带宽预约分配”方式,每个输出端口根据自身的总带宽合理地为各个输入端口分配带宽,以保证输出端口流不阻塞;第三,针对自寻路方式容易出现的网络内部阻塞问题,该机制提出了“信元间插”策略,该策略是BA-CIS的核心内容。通过“信元间插”,可以使得具有连续信元的分组在被发送到交换结构之前就被“打散”,以保证流量被均匀地进入交换结构中,从而大大减轻了交换结构内部的冲突和阻塞。
  最后,本文使用C++语言在Windows环境下仿真搭建了支持BA-CIS机制的三级Clos交换结构模型,并在多种场景下考查了该机制的性能。仿真测试结果表明:“信元间插”策略作为BA-CIS交换机制的核心,对网络性能的提升起了很大的作用;当分组平均长度或交换窗口大小变化时,BA-CIS机制网络性能表现良好;该交换机制还能较好的支持热点业务环境和混合业务环境;网络规模扩大后,该机制依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CRRD等传统的交换调度方式对比,新自寻路机制下的信元平均网络时延明显减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