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振动条件下晶振的相噪分析及其抗振设计
【6h】

振动条件下晶振的相噪分析及其抗振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引言

1.1晶体振荡器的发展概况

1.2论文的内容和创新

1.3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晶体振荡器及其相位噪声的研究

2.1概述

2.2晶体振荡器的基本原理

2.3晶体振荡器的技术指标

2.4晶体振荡器相位噪声的研究

2.5晶体振荡器相位噪声的测试

2.6小结

第三章 晶体振荡器的设计

3.1概述

3.2晶体振荡器的设计

3.2.1技术指标

3.2.2石英谐振器的等效电路和电抗特性

3.2.3晶体振荡器的电路设计

3.3晶体振荡器的仿真和优化

3.4晶体振荡器的测试结果和分析

3.5小结

第四章 减振器的设计

4.1概述

4.2随机振动恶化晶体振荡器相位噪声的机理

4.2.1振动试验

4.2.2振动对晶振相位噪声的影响

4.3减振器的设计

4.4减振器的优化

4.5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课题的工作总结

5.2结束语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在现代化通信和雷达设备中,参考源作为核心部件,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设备特性的好坏,尤其影响接收机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等方面的技术指标。在晶体振荡器出现之前,雷达系统主要采用磁控管振荡器作为参考源,由于其工作电压高,供电种类多,频率稳定度只能达到10-5量级,远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在50年代末期出现了晶体振荡器,随着晶体振荡器的不断发展它的稳定度能达到10-10以上,高稳定的晶体振荡器已在高精度的通信和雷达系统中广泛使用。 随着雷达和微波通信系统技术的不断发展,系统指标的要求也随着逐渐提高,这样对参考源的频谱纯度的要求尤为突出。因此,低相位噪声、高稳度、高可靠性信号源的研制以及其性能测试成为系统发展的重要内容。 晶体振荡器在工作中要受到各种环境条件的影响。面对空间技术发展的需要,如何降低或消除加速度对晶振的影响,已成为压电晶体器件研制中的重要课题。 从五十年代末期国外就开展了有关加速度对晶体振荡器影响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解决加速度条件下晶振工作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是要研究加速度对晶振频率稳定度的影响。进入七十年代以后,高稳晶振在空间技术应用中发展很快,并出现了加速度补偿的方法,同时又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和归纳。 本论文的目的是深入分析加速度对晶振的影响并研究应对措施。为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的晶振抗振课题服务。 首先从理论上研究并归纳了晶振相位噪声的产生与影响晶振相位噪声的主要因素,在晶振的电路设计中重点放在低相噪的设计上。相位噪声是晶振最重要的技术指标,低相位噪声的晶振说明在频率谱上谱线的纯度,在工作中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第二阶段就是在大量的振动试验中,分析试验结果,结合理论归纳出振动恶化晶振相位噪声的机理,探索性的设计减振器;第三阶段根据实验的结果,分析并确定最终的减振器雏形,并在实验中进一步的优化。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在于设计60MHz的晶体振荡器,并设计其减振系统。该晶振的功率输出是8dBm,频率稳定度是±5PPM,谐波抑制度为≤-30dBc,非谐波抑制度为≤-80dBc,测得静态下相位噪声:L(10Hz)≤-90dBc/Hz,L(100Hz)≤-110dBc/Hz,L(1kHz)≤-150dBc/Hz,L(10kHz)≤-160dBc/Hz,L(100kHz)≤-160dBc/Hz。首先在未采用减振措施的条件下对晶振进行了测量,晶振在50Hz~2kHz范围内的C量级随机振动条件下,测得的相位噪声恶化有40dB,采取减振措施后,相同条件下振动对晶振的相位噪声的恶化有所改善,在10Hz---10kHz频段内,相噪恶化小于15dB,10k---100kHz频段,相噪恶化小于10dB。减振器将相噪恶化的改善有25dB~30dB,在z方向上的减振效果是最好的。 最后对本论文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归纳,指出了下一步工作的侧重点和必要性,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