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复杂地形中的电磁环境仿真技术
【6h】

复杂地形中的电磁环境仿真技术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引言

1.1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1.2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发展动态

1.3本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辐射近区场

2.1对称振子天线的辐射近区场强计算

2.1.1矩量法求对称振子天线上的电流分布

2.1.2互易定理求辐射近区场

2.2口径面天线辐射近区场强计算

2.2.1改进的口径场积分方法

2.2.2几何绕射公式

第三章短波传播损耗和干扰场强计算

3.1几个有关参数的计算

3.1.1地球大圆距离和方位角

3.1.2地面仰角和电离层入射角

3.2地波传播损耗和干扰场强计算

3.3天波传播损耗和干扰场强计算

3.3.1自由空间电波传播损耗

3.3.2电波落地反射损耗

3.3.3额外损耗

3.3.4电离层吸收损耗

3.4短波天波干扰场强计算

第四章超短波传播损耗和干扰场强计算

4.1几何视距和有效视距

4.1.1几何视距

4.1.2有效视距

4.2超短波干扰场强计算

4.2.1超短波地波干扰场强计算

4.2.2超短波直射波干扰场强计算

4.2.3超短波的山峰绕射

4.2.4超短波在城市环境中的传播

第五章仿真软件的实现

5.1软件开发过程

5.2软件的基本功能与构成

5.2.1基本功能

5.2.2模块构成

5.3计算实例

5.3.1计算分析

5.3.2计算结果

5.4 DLL技术

5.4.1 DLL技术的特点

5.4.2 DLL调用方式

5.4.3调用约定

5.4.4模块输出函数的通用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撰写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现代科技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进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有限的空间内,电子设备数量增多,设备的发射功率变大,频谱的分布日益拥挤,造成了一个比较恶劣的电磁环境.如何使同处于这样一个电磁环境下的设备能正常工作而且能够互不干扰,需要解决很多电磁兼容性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对系统所处的电磁环境进行预测和分析.该项目研究了系统中各种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机理,确定干扰源、干扰特性和类型,确定干扰电平与空间、频率的关系,建立干扰源、天线、传输途径损耗以及干扰场强的数学模型.编制电磁环境仿真分析模块和电磁干扰仿真分析软件,分析系统中可能存在的电磁干扰情况,进行系统的电磁干扰控制方法的研究.结合局部地形数据图对电磁环境仿真分析软件进行了验证,证明了系统电磁环境仿真分析软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电磁环境仿真分析软件的开发,对建立完整的系统EMC仿真分析和评估软件,总结系统EMC设计规范和系统EMC设计技术要点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同时也为系统的顶层设计和综合集成提供了技术支撑.在软件模块的编制中,使用了DLL技术,使软件便于集成、维护和升级,并且使系统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