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中等城市景观格局分析及优化——以资阳市雁江区中心城区为例
【6h】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中等城市景观格局分析及优化——以资阳市雁江区中心城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城市景观生态研究与应用进展

2研究内容与方法

3研究区社会经济现状

4资阳市雁江区中心城区城市景观格局分析

5资阳市雁江区中心城区城市景观格局优化研究

6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城市化程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城市化浪潮的到来,我国中等城市迈进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高速发展时期,同时也面临着快速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建设高效的城市形态,探求健康的中等城市发展模式,成为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探讨的热点。城市景观生态学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城市景观格局、功能及其过程、动态等,其原理和规律为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经营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城市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及解决城市问题的新途径。 资阳市雁江区是四川盆地腹心一个典型中等丘陵城市。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迅速扩长。老城区原有不合理布局限制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有效运行,因而旧城改造、新区建设需要科学的景观布局优化方案,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导向。本研究以资阳市雁江区为实例,结合景观生态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基本理论和研究手段,探讨城市景观生态学在解决中等城市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景观格局不合理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寻求景观格局优化的新思路。 通过景观斑块属性等方面的分析,本文将资阳市雁江区中心城区城市景观划分为四类一级景观,即建设景观、环境景观、水体景观、特殊景观;九类二级景观,即居住景观、办公文化景观、工业景观、商贸服务景观、市政公用设施、交通广场景观、绿地景观、水体景观、特殊景观。利用地理信息软件ArcGIS8.0对《资阳城市总体规划——2004现状图(1:15000)》等图件进行数字化处理,提取各景观类型图斑的数量、面积、周长等参数,运用景观生态学数量方法,以Excel2003为工具,从城市景观单元特征、异质性、空间构型、廊道网络四个层次计算斑块形状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破碎度指数、分离度指数、网络连通性、网络环度等指标,对雁江区中心城区景观空间格局进行了量化。 从景观构成看,研究区内居住景观、工业景观面积构成比例最大,分别占景观总面积的32.30[%]和20.80[%],市政公用设施和交通广场景观面积构成比例较小,分别占景观总面积的2.09[%]和1.24[%];从景观单元特征指数看,类型斑块密度(孔隙度)最大的是商贸服务景观和办公文化景观,城市景观斑块整体密度(镶嵌度)为2l.3112个/Km<'2>;城市景观斑块整体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分别为6.3815、0.5560、1.9672,与国内已报道研究计算的城市景观异质性指数水平相当,其中居住景观斑块多样性指数、破碎度指数最高;城区廊道连通性指数和廊道网络环度分别为0.5926及0.3820,道路网络连通性好,而路环较少,道路结构不尽合理。评价结果表明,雁江区中心城区城市景观斑块整体多样性良好,但存在城市景观布局不合理、环境景观类型少、城市绿地覆盖率低、斑块破碎度大、景观结构功能单一、城市辅助及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最后,论文提出了雁江区城市景观格局优化的设想,引导区域及城市用地和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对策强调了建设景观、环境景观、水体景观、特殊景观各自的中心地位,突出了建设景观中居住景观组团、工业景观组团及商贸、办公文化景观组团的核心功能;着重对城市绿地进行了规划,使城市景观斑块合理镶嵌于城市景观基质中;通过多种类型的廊道合理分割、连接城市各功能区,使各景观类型功能突出、配置合理、通达性良好,形成区域生态和谐,具有优美山水风光,富有活力的健康丘陵城市生态系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