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管化与非血管化骨移植修复肿瘤术后下颌骨缺损比较研究:近10年病案回顾
【6h】

血管化与非血管化骨移植修复肿瘤术后下颌骨缺损比较研究:近10年病案回顾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缩略词表

前言

1.材料及方法

2.结果

3.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肿瘤所致下颌骨节段缺损修复方法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下颌骨缺损的修复一直是口腔颌面外科临床的重要课题,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自体骨移植,主要包括非血管化骨移植(Non-Yascularized Bone Grafts,NVBG)及血管化骨移植(Vascularized Bone Grafts,VBG)两大类。本研究尝试对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中NVBG与VBG术后患者植入骨愈合情况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为不同方法适应征的选择提供可能的参考。 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1995-2004年间收治的肿瘤患者进行病案回顾。通过复习病历,收集患者术前情况、移植骨类型及固定方式、术后恢复情况及复诊曲面体层片影像资料。资料信息录入自行开发的数据库进行整理,以术后曲面体层片影像资料作为植入骨愈合定性指标,比值法测定的术后及术后6月植入骨高度比例为定量指标,使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对NVBG与VBG术后患者植入骨愈合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1)VBG组患者术后植入骨愈合总体情况优于NVBG组。(2)对植入骨较短的下颌骨缺损,VBG与NVBG组之间植入骨愈合没有明显差异。(3)当缺损较长,尤其涉及双侧下颌骨缺损时,VBG组出现植入骨愈合不良率小,优于NVBG组。(4)对于NVBG组患者,采用RIF固定者植入骨愈合情况优于使用传统的钢丝结扎固定者。(5)测量曲面体层片影像资料比较VBG组及NVBG组植入骨术后及术后6月高度变化情况,显示两组植入骨高度均有变化,中份较两侧高度变化大,无统计学差异;VBG组比NVBG组变化程度小,也无统计学差异。(6)开发的肿瘤病案数据库可以作为临床资料搜集整理的有效工具使用。 结论:对所需植入骨较短的下颌骨缺损,VBG与NVBG均可选择作为修复方法;而当缺损较长,尤其涉及双侧缺损时,VBG应作为首选。对于采用NVBG的患者, RIF应作为其植入骨固定的首选方法。对于不同类型植入骨术后骨量的变化情况,则有待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