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成都市大邑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建设规划研究
【6h】

成都市大邑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建设规划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绪论

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生态示范区研究与建设现状

1.3项目由来及课题研究内容

2.大邑县基本概况

2.1自然条件

2.2社会经济状况

2.3生态环境状况及评价

2.4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2.5生态经济分区

3.大邑县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

3.1大邑县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3.2大邑县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

4.建设生态示范县的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4.1未来10年本县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目标和有利条件分析

4.2生态示范县建设指导思想

4.3“十五”期间生态示范县建设总体规划目标及分区规划目标

4.4 2010年生态示范县远景规划目标

5.生范区主要建设领域和重点任务

5.1生态示范区建设的重点任务

5.2主要建设领域

6.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6.1加强组织领导,实行目标责任制

6.2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落实建设任务

6.3多方筹集资金,落实建设经费

6.4加大科技支持力度,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6.5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

6.6建立和完善生态建设与保护的责任制

7.经费概算与效益分析

7.1经费概算

7.2资金来源

7.3效益分析

8.结论与展望

8.1结论

8.2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声明

致谢

附图一:大邑县行政区划图

附图二:大邑县生态经济分区图

附图三:大邑县生态示范区建设重点项目实施规划图

展开▼

摘要

为改变传统发展模式,以较低的资源代价和环境代价换取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实现城镇与乡村、社会与经济的协同可持续发展,国家环保总局从1995年开展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成都市大邑县于2001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试点地区。为科学指导大邑县的生态建设工作,大邑县政府决定高起点制定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因为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起步较迟,生态示范区规划的编制也是一个摸索完善的过程,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使用的技术路线、可持续发展影响分析方法、生态现状评价方法等也需要逐步在研究中完善,各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现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生态建设中的侧重点也不一致。本“研究”将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理论为指导,结合大邑县多年来生态建设的经验,在对全县社会和自然保护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评价、预测的基础上,重点运用系统动力学建立大邑县自然经济社会复合模型,探询影响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协调的主要因子,诊断出系统的制约因素,并据此进行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整体规划研究。本“研究”还将对大邑县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经济同步协调发展、水土流失治理、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等方面进行各有侧重的规划,提出具有大邑特色的生态建设重点任务,并确定生态建设“十五”期间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目标及分区规划目标及2010年生态示范区远景规划目标,制定了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本“研究”最后还对大邑县实施规划的建设成就进行了调查,以检验本“研究”的科学合理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