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抗凝治疗中华法林对映体浓度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6h】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抗凝治疗中华法林对映体浓度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 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监测方法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抗凝治疗中血浆华法林对映体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其在抗凝监测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04年11月至2005年2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胸外科23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24h、48h、72h、120h、144h同步测定其血浆华法林总浓度(w总)、华法林S-对映体浓度(Ws)、华法林R-对映体浓度(WR)、国际标准化值(INR)、凝血因子Ⅶ、Ⅱ和华法林服用剂量的动态变化,同时观察抗凝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统计临床上出血、栓塞及死亡等事件。 结果:(1)23例患者均无出血、栓塞等抗凝并发症发生;(2)首次口服华法林后24h其华法林S-对映体浓度、华法林R-对映体浓度即有明显增高,并于首剂量华法林后120h~144h基本达到稳态,达到稳态的华法林S-对映体浓度明显低于华法林R-对映体浓度;(3)在抗凝治疗144h内,血浆华法林S-对映体浓度与凝血因子Ⅶ、Ⅱ浓度呈显著负相关性(P<0.01);华法林总浓度、华法林S-对映体浓度与凝血因子Ⅶ、Ⅱ浓度的相关性显著大于华法林总浓度和华法林R-对映体浓度(P<0.01);(4)服药后120h内华法林S-对映体浓度和华法林总浓度均与INR值无显著相关(P>0.05),服药后120h后与INR值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抗凝治疗中应用华法林S-对映体浓度测定法监测可较准确地反映华法林抗凝的强度,其在抗凝监测中的临床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