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成都市淡水混养池塘水环境及鱼类重金属分布特征研究
【6h】

成都市淡水混养池塘水环境及鱼类重金属分布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选题意义

1.2研究现状

1.2.1淡水养殖池塘现状

1.2.2养殖池塘重金属来源及危害

1.2.3池塘水体及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

1.2.4养殖鱼类重金属污染现状

1.2.5健康风险评价

1.3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研究内容

1.3.2技术路线

2材料与方法

2.1.1样点布设

2.1.2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2.2样品分析

2.2.1样品重金属消解

2.2.2重金属生物可利用度测定

2.2.3沉积物重金属形态测定

2.2.4重金属含量分析

2.2.5沉积物中有机质(TOC)测定

2.3质量控制

2.4数据处理

2.4.1水体重金属单因子指数评价

2.4.2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2.4.3水体-沉积物重金属分配系数

2.4.4鱼体内重金属富集指数

2.4.5生物可利用度

2.4.6健康风险评价

2.5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1水体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3.1.2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3.1.3水体-沉积物重金属分配特征

3.2混养池塘鱼体内重金属富集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3.2.1鱼体及饲料中重金属含量特征

3.2.2鱼体内重金属富集特征

3.2.3鱼体内重金属影响因素分析

3.3混养池塘鱼体内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3.3.2鱼体内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4讨论

4.1水体及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

4.2水体及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

4.3水体-沉积物重金属迁移特性

4.4鱼体内重金属富集特征

4.5鱼体内重金属影响因素分析

4.6鱼体内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5结论与展望

5.1结论

5.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池塘养殖在淡水养殖业中占据重要地位,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影响淡水鱼食用安全的重要因素,为揭示鱼体内重金属的影响因素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本研究以成都市淡水混养池塘水体、沉积物、饲料及鱼类为研究对象,调查样品中铜(Cu)、锌(Zn)、镉(Cd)、铅(Pb)、铬(Cr)、镍(Ni)、铁(Fe)和锰(Mn)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水平,评价水体和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分析重金属的迁移特性,探讨鱼体内重金属富集特征及其与池塘环境和饲料间的相关性,并评价鱼体内重金属的非致癌健康风险。主要结论如下:
  (1)成都市淡水混养池塘除部分样点水体Cu、Zn含量超过《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89)外,其余元素均未超标,S1、S3、S8和S10样点超标较严重。西部区域样点水体重金属含量低于东部和南部,其中Cd和Mn分别显著低于南部38.2%和70.5%(p<0.05),Cu显著低于东部69.3%(p<0.05)。水体重金属含量总体呈现出春、夏季高于秋、冬季的规律。除Zn外,该地区池塘水体重金属含量低于其他地区养殖池塘。
  (2)部分样点沉积物中Cu和Cd地累积指数大于0,最高分别为1.65和1.01,已受到中度人为污染,其余元素均处于未污染水平。沉积物中Cd的潜在生态指数值大于40,表明存在中等生态风险。S3和S4样点沉积物存在Cu和Cd复合污染,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较高。西部区域沉积物重金属含量较低,其中Mn显著低于东部46.4%(p<0.05)。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无明显季节变化规律。除Cu外,该地区池塘沉积物重金属含量低于其他地区养殖池塘。
  (3)沉积物中Cd和Mn的弱酸提取态所占比例最高,分别占总量的18.0-49.2%和22.9-64.5%。Pb的可还原态所占比例最高,占总量的64.1-86.4%。Cu的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所占比例较大。Zn主要以残渣态为主,同时弱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所占比例较高。Fe的残渣态所占比例较大。Cr和Ni主要以残渣态和可氧化态存在。水体-沉积物分配系数呈现出Fe>Ni>Pb>Cr>Cu>Mn>Cd>Zn的规律。
  (4)鲫鱼、鲤鱼和草鱼肌肉中重金属含量均满足《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GB18406.4-2001),肝脏中重金属含量高于肌肉。鲫鱼和鲤鱼体内Cu、Zn、Fe含量均显著高于草鱼肌肉(p<0.05),肝脏中重金属含量呈现出相同的规律。鱼体内重金属含量无显著区域性差异(p>0.05)。3种鱼类对水体重金属的富集系数(BAF)依次为Cr>Cu>Pb>Zn>Cd>Ni>Fe>Mn,对沉积物重金属富集系数(BSAF)依次为Zn>Cd>Cu>Pb>Cr>Ni>Mn>Fe。该地区鱼体内重金属整体含量较低,与其他地区养殖池塘含量相似。
  (5)鲫鱼、鲤鱼和草鱼体内重金属含量大多与体重和体长呈负相关关系。鲫鱼体内Zn与沉积物弱酸提取态和可氧化态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Cr与沉积物弱酸提取态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鲤鱼体内Cd与沉积物弱酸提取态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草鱼体内Cr、Fe与饲料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聚类分析表明鱼体内Cu、Fe、Zn聚为一类,Cd、Mn、Pb、Cr、Ni聚为另一类,沉积物中Cu、Zn、Mn聚为一类,Cr、Fe、Ni、Cd、Pb聚为另一类,聚为一类的重金属可能有共同的来源。
  (6)3种鱼体内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度依次为Cd>Ni>Mn>Zn>Cr>Fe>Cu>Pb,通过健康风险评价得出成都市淡水混养池塘鱼体内Cu、Zn、Cd、Pb、Cr、Ni、Fe和Mn8种元素的目标风险熵(THQ)和总非致癌风险(HI)均低于1,表明食用该地区淡水混养池塘中的鲫鱼、鲤鱼和草鱼,重金属不会对人体造成非致癌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