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地膜覆盖栽培与贮藏光温条件对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商品性的影响
【6h】

不同地膜覆盖栽培与贮藏光温条件对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商品性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文献综述

1马铃薯优良品种‘费乌瑞它’概述

1.1品种特性

1.2‘费乌瑞它’——休眠期短、见光变绿、易感晚疫病

2‘费乌瑞它’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2.1种薯准备技术研究进展

2.2‘费乌瑞它’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2.3贮藏技术研究进展

2.4‘费乌瑞它’薯块变绿机制的研究进展

3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1材料

2方法

2.1贮藏温度和播前散射光处理天数对‘费乌瑞它’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2.2覆盖不同地膜对‘费乌瑞它’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2.3收获后贮藏光照与温度对‘费乌瑞它’商品性的影响

3测定指标及方法

3.1贮藏温度和播前散射光处理天数对‘费乌瑞它’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3.2覆盖不同地膜对‘费乌瑞它’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3.3收获后贮藏光照与温度对‘费乌瑞它’商品性的影响

3.4数据处理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

1贮藏温度和播前散射光处理天数对‘费乌瑞它’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2覆盖不同地膜对‘费乌瑞它’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2.1覆盖不同地膜对‘费乌瑞它’生育期的影响

2.2覆盖不同地膜对‘费乌瑞它’出苗期和结薯期土壤温湿度的影响

2.3覆盖不同地膜对‘费乌瑞它’农艺性状的影响

2.4覆盖不同地膜对‘费乌瑞它’商品薯率的影响

2.5覆盖不同地膜对‘费乌瑞它’产量的影响

3光照与温度对‘费乌瑞它’商品性的影响

3.1贮藏期间光照与温度对‘费乌瑞它’萌芽的影响

3.2光照与温度对‘费乌瑞它’贮藏期表皮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光照与温度对‘费乌瑞它’贮藏期表皮龙葵素含量的影响

第四部分讨论与结论

1.1播前散射光处理对‘费乌瑞它’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1.2覆盖不同地膜对‘费乌瑞它’田间表现的影响

1.3光照与温度对‘费乌瑞它’商品性的影响

1.4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一是在栽培前对‘费乌瑞它’种薯进行散射光处理,提高其产量;二是在栽培过程中选择覆盖地膜类型,来进一步提高播种后冬作马铃薯‘费乌瑞它’的商品性和产量、品质;三是通过研究‘费乌瑞它’收获后贮藏期光照条件和贮藏温度对薯块表皮龙葵素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探究贮藏期间光温条件对‘费乌瑞它’商品性的影响。试验设计与主要试验结果如下:
  1.栽培前对‘费乌瑞它’种薯进行不同贮藏温度和不同天数散射光处理(5天、10天、15天、20天)。常温贮藏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低温贮藏处理。常温(20±2℃)贮藏后的种薯散射光处理后,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播种后的地上部分株高和茎粗增加,产量显著提高。最佳处理时长是15d,产量较处理5天处理提高111.63%,散射光处理20d处理地上部农艺性状和产量与处理10d处理基本一致。低温(2-4℃)贮藏后的种薯散射光处理后,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播种后的地上部性状与产量没有显著变化。
  2、栽培时覆盖不同地膜(1.2S、0.7S、0.4S的白膜,蓝膜,黑膜,银黑膜)。出苗期各处理温度差和湿度差不同,黑膜(0.8S)、银黑膜(1.2S)出苗早于对照,晚于其他盖膜处理,比白膜(1.2S)晚8天,但生育期天数和其他处理没有显著差异,因此不会影响生产计划,晚出苗在冬薯栽培时能有效防止倒春寒冻苗。黑膜(0.8S)、银黑膜(1.2S)的主茎数、单株结薯数、中薯率加小薯率最高,比对照组高50.91%以上,且薯块大小符合机械化生产的条件,适合用于种薯生产。白膜(1.2S)、蓝膜(0.7S)商品薯率较高,比对照组高19.34%以上,适合用于商品薯生产。所有处理中银黑膜(1.2S)的青薯率最低,为14.19%,比对照低175.54%。白膜(1.2S)、蓝膜(0.7S)、黑膜(0.8S)、银黑膜(1.2S)均获得了50000kg/hm2以上的高产数据,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产量,其中银黑膜(1.2S)产量最高,为59295.63kg/hm2,较对照高71.59%。
  3、收获后设置3个光照梯度(黑暗、弱光8000~10000Lx、强光20000Lx)和5个温度梯度(0~5℃、5~10℃、10~15℃、15~20℃、20~25℃)贮藏块茎。(1)表皮龙葵素。第28d时,20~25℃、强光处理下的龙葵素含量最高,含量为197.54mg·100g-1,超过龙葵素安全值,0~5℃、黑暗处理下的龙葵素含量最低,含量为19.40mg·100g-1,低于龙葵素安全值。第28d时,相同温度条件下,黑暗各处理的龙葵素含量低于弱光和强光条件下的各处理,差异在13.57~73.09mg·100g-1之间。弱光和强光条件下的各处理龙葵素含量差异不大,差异在0.74~12.31mg·100g-1之间。在10℃以上、龙葵素增加更快,其变化率大于10℃以下的各处理。(2)表皮叶绿素。黑暗条件下‘费乌瑞它’块茎中的叶绿素含量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但随贮藏期的延长略有升高,第28d时,20~25℃处理下的叶绿素含量最高,为0.69mg·g-1,薯皮未见变绿。且黑暗条件下,叶绿素变化趋势并未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化。在有光条件下,第28d时,各处理叶绿素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20~25℃、强光条件下叶绿素含量最高,为4.88mg·g-1,薯皮绿化明显。在弱光和强光条件下时,15℃以下的各处理随着贮藏时间的推移叶绿素合成速率明显缓慢,变化速率小于15℃以上的各处理,弱光和强光条件下的薯皮颜色无显著差异,均为绿色。(3)芽长。同一光照处理下,温度越高,‘费乌瑞它’块茎整体打破休眠的时间就越靠前,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芽长平均值就越大,表明温度是影响休眠期和芽长的重要因素。在同一温度条件下,块茎的芽长值表现为黑暗处理>弱光处理>强光处理。
  本研究结果为指导‘费乌瑞它’在生产中进一步提高产量、优化品质、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提供了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